/p>
大巴车碾过滨海公路的减速带,叶安诺被颠得撞上天窗。雨刮器规律摆动,将路灯切割成流动的碎金。她第无数次打开备忘录,手指悬在\"接发球衔接改进方案\"的标题上。后排突然传来孙颖莎的尖叫:\"叶安诺!你又在看比赛录像?信不信我把你手机扔海里!\"
集训基地的铁门吱呀作响,晾衣绳上的运动服在风中猎猎作响。叶安诺刚把幸运手绳挂在床头,李隼教练的吼声就穿透三层楼:\"叶安诺!五分钟后到场馆!带好护腰和冰袋!\"她抓起球拍袋狂奔时,撞翻了走廊里陈梦的姜茶桶,琥珀色的液体在瓷砖上蜿蜒成河。
训练馆顶灯嗡嗡作响,叶安诺望着墙上的电子时钟——19:07,距离晚餐结束还有23分钟。肖战把一摞战术板摔在球台上,乒乒乓乓的声响惊飞了梁上的麻雀:\"今天练步法!从正手位大角度回球开始,接反手直线,再衔接......\"他突然抄起球拍拍打桌面,\"叶安诺!别走神!你的'海岛风暴'训练法,今天给所有人当范本!\"
当第一组队员开始在模拟海风的鼓风机下练球时,叶安诺注意到角落的监控摄像头闪着红光。她知道,此刻母亲或许正守在电脑前,通过直播画面关注着自己的每一个动作。
三、集训日常:汗水与成长
凌晨五点的闹钟还未响起,叶安诺已被窗外的暴雨声惊醒。她摸黑套上运动服,发现陈梦的床铺早已空了,枕边留着张便签:\"食堂留了红糖糍粑,速来。\"
操场积水没过跑鞋网格,叶安诺在肖战的秒表催促下冲刺。咸涩的雨水灌进嘴里,她想起十二岁在青岛海边训练的日子——那时父亲总说,逆风奔跑才能听见风的形状。突然脚下打滑,她重重摔在塑胶跑道上,膝盖传来撕裂般的疼痛。
\"起来!\"肖战的伞斜撑在她头顶,裤腿被雨水浇透,\"当年王楠受伤时,打着封闭照样拿冠军!\"他突然压低声音,伞骨在风中发出不堪重负的呻吟,\"你母亲刚才来过电话,说你父亲设计的新训练馆下周竣工,用的是航天级减震材料......\"
上午的双打训练,叶安诺的虎口被球拍震得发麻。孙颖莎的正手拉球像炮弹般袭来,她侧身扑救时,肘部重重磕在挡板上。肖战突然吹响哨子,橡胶地板上还残留着两人激烈移动的鞋印:\"阿诺,你的反手拧拉要配合假动作!看好了——\"教练的手腕如机械般精准转动,乒乓球划出诡异的弧线,擦着球网坠入死角。
午休时分,器材室的空调发出轻微嗡鸣。叶安诺抱着刚领的护腕推门而入,正撞见陈梦单膝跪地调试发球机参数,银白色的乒乓球在她汗湿的掌心流转,宛如被驯服的闪电。奥运冠军发梢滴落的水珠砸在金属调节杆上,发出清脆的声响。
“来得正好。”陈梦直起腰时,运动背心下的腹肌线条若隐若现,“敢不敢和我打五局三胜?就用你最头疼的侧旋球。”她将备用球拍抛向叶安诺,黑色拍柄上还带着体温,“输的人今晚帮全队洗运动服。”
第一局,陈梦的侧旋发球如灵蛇出洞,乒乓球擦着球网边缘急速下坠。叶安诺重心不稳,三次接发球直接下网。“注意看我的站位!”陈梦捡球时球鞋在地面划出刺耳的摩擦声,“发侧旋球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