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陛下明鉴。”
“朝中官员百十之数,即便为陛下分忧也轮不到他沈三石。”
“那沈三石一介布衣,既无功名又无官身,哪里轮的到他为陛下效力?”
“况且....”李善长定了定心神,索性直接说道:“况且那沈三石诸多行径早有僭越之意。”
“家有巨富,为前线运送军粮。代替朝廷商铺与海外藩商交易,此番种种,陛下早该将此獠斩首示众!”
和刘伯温几人不同,李善长更愿意相信那沈三石所图甚大。
毕竟他乃是最先追随老朱,对元末乱世的感触也是最深。
元末之时,李善长亲眼见证过那些手握巨富的人野心逐渐膨胀之后,招兵买马,割据一方。
张士诚便是一个极好的例子。
所以眼下看待沈三石,李善长只觉得他有张士诚的影子,也有张士诚那般的野心。
对待这种人,李善长一直秉持的原则也是宁可错杀也不能留下后患。
“陛下.....”
“韩国公所言乃是为国尽兴,朕心自明。”
“只是尚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之言,沈三石虽是布衣之身,却也当为国效力。”
“话虽如此,可....”
“善长兄,陛下所言极是!”李善长刚准备继续开口,一旁的刘伯温便也跟着说道:“倘若百姓不思报效君恩,那岂不是说我朝苛刻,无法取信于民?”
“刘伯温.....”
“若天下百姓尽数些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之人,那便也不会有曹刿论战之说,更不会有‘肉食者鄙’‘一鼓作气’之古言盛传。”
被刘伯温这么一说,李善长冷哼一声便也不打算继续争辩。
若论巧言令色,他从来都不是刘伯温的对手。
可这一次他不予争辩乃是不想白费口舌。
到底,他还是要请朱标小心那沈三石!
“陛下,仅凭口舌之利,臣不是诚意伯的对手。”
“可沈三石的确行为失当,有僭越之嫌,有乱国之患。”
“臣请陛下三思,务必警惕此人!”
“韩国公放心。”朱标笑容和煦,将跪在郑重请命的李善长给搀扶了起来。“朕自会留心此人。”
“多谢陛下.....”
“不过眼下,这沈三石终是并无大错,反倒有功。”
不等李善长再次出声,朱标环顾众人正色道:“约束商贾之事,朕心中已有大概。”
“如诚意伯朝堂谏言,朝廷不可直接插手商贾之事。”
“眼下制定法规约束也是不妥。”
“因此民间自治,约定集合,是否更为妥当。”
听到这话,在场几人面面相觑,半晌都不太明白朱标究竟是何打算。
片刻过后,詹同思索良久,有些不太自信呢喃道:“陛下是说,成立商会?”
“正是!”
听到朱标出声肯定,本以为是什么妙法甚至都有所期待的众人,此刻不免有些泄气。
成立商会算个什么法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