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景隆略微沉吟后,赶忙补充道:“臣为今次科举副考,自当照拂此次科举士子。”
“微臣以为,无论安南,其他诸国士子若愿留任我朝,也当应允。”
“微臣同样愿为他国士子做保。”
“嗯。”待李景隆如此说完,朱标这才满意点了点头,冲詹同问道:“詹卿,有李景隆做保,吏部可能为他国士子安排官职?”
“微臣领旨~”
随着詹同声音落下,朱标示意传胪大典继续进行。
而此时不仅安南学子,其他诸国的学子也有心想要留在大明。
毕竟在他们眼中,大明乃是天朝上国,是他们国主都要敬重的存在。
倘若他们能为上国之臣,届时回朝,他们本国的官员自然要礼敬有加,没准就连国主都要高见他们一眼。
更何况留任大明又不是将自己卖给大明,再无还朝。
将在大明为官当个跳板,为自己镀层金,回朝之后自然也能得到重用。
“我等愿留在大明,为天朝效力,还望大皇帝允准。”
“祈求大皇帝允准!”
随着这些个学子声音落下,朱标颔首示意的同时,缓声继续道:“詹尚书主管吏部,吏部既无异议,又有副考李景隆做保。”
“此次科举及第的诸国学子,若有所愿,皆可留我大明任职。”
“待到任上,你等也当恪尽职守,不可辜负李副考之恩情。”
“臣等遵命!”
看着不只他国学子,就连大明本国的学子也齐齐领旨叩拜。
被冯诚带过来的常平等人也算回过神来。
朱标这摆明了是要抬高李景隆在士子中的地位,虽是副考,可李景隆却也真真正正成为了此次及第学子的座师。
他们本想搅乱传胪大典,证明武人不能担任科举考官。
可眼下看来,李景隆的学子座师之位甚是稳当,今后朝廷再任武人为科举考官,也就没人会觉得有什么不妥。
而且.....
常平等人更是清楚,朱标既要抬高李景隆在文臣士子中的地位,那必然是为将来改任其到六部为官做准备。
如此一来,他们这些文官的地位将来岂不是岌岌可危?
就在常平满脸愁容,为自己将来担忧之时。
传胪大典刚一结束,常茂便带着锦衣卫立时出现在他们几人跟前。
“常大人,同本官到诏狱里走一趟吧。”
“啊?”
“我等...我等并无错处啊.....”
“御史台弹劾诸位大人任上不明,或有枉法之行。”
“几位大人若果真堂堂正正,那便同下官到锦衣卫衙门走一趟,一切说清楚后,自当送诸位大人回府!”
闻听此言,常平等人终是无话可说,只等耷拉着脑袋朝锦衣卫衙门走去。
科举落罢,吏部也将今科及第士子分发各个衙门。
御史台人员得到补充的同时,先前空置的地方县官也少有空缺。
一月时间,大明境内自是鼎盛。
而蓝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