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会有诸多非议。
倘若派兵征讨,攻城期间明军必然死伤暂且不论。
事后无论吐蕃百姓亦或是他国百姓,都会认为大明收复吐蕃凭的乃是武力。
这样造成的结果就是一旦将来大明朝廷军武稍弱,别有用心之人必会借机使吐蕃叛出大明。
至于煽动其余十一城民变,收服民心使吐蕃归顺。
此法虽然看起来更加高明,可对当下的明军来说却也有些隐患。
一旦昌华城的事不能使剩下十一座城池的百姓杀其城主,自行归顺。
那眼下蓝玉这收服民心的法子便也弄巧成拙。
不仅会沦为笑柄,而且还要派兵一个个攻打城池,耽误他们奔赴西南的时间。
念及至此,蓝守义脸上也多了几分愁容。
对当下蓝玉面临的困境,他也是感同身受,为自家义父担忧。
整整十天过去。
原本为协助明军守城所拆除的民房,此刻也已重新修建。
傅有德也在昌华城前驻扎数日,一直都没有攻城。
而康仁喇嘛则努力向前来王都的喇嘛们推行他苦修的想法。
“如何了?”
面对蓝玉的询问,康仁表情淡然,笑着回道:“托将军鸿福,各寺院僧首皆愿苦修修行。”
“怎的如今便都愿苦修了!”一旁蓝守义不悦问道。
“先前你不是说过,吐蕃寺院中的喇嘛都为权贵。”
“玷污沙门都是他们所为。”
“怎么?如今这些权贵便也迷途知返,愿行苦修了?”
蓝守义可不想给那些曾欺压过百姓的权贵喇嘛‘回头是岸’的机会。
既有罪行,自当受惩。
但凡欺压过百姓的,自然一个都不能放过。
而听到蓝守义这话,康仁赶忙双手合十道。
“将军所言极是。”
“那些权贵虽入了庙宇,可他们所言所行绝无半分佛弟子的样子。”
“一定要说的话,他们也不过是在朝堂斗争中乱败,然后躲进庙宇避难的大人物们。”
“今梁国公惩处求真寺权贵一事,早已传开。”
“那些出身权贵,曾有不法假借沙门之名的大人物们,一早便朝西面逃离。”
“如今各地佛寺之中,有的也都是些出身贫苦,正经的佛弟子。”
“哼~”
对于康仁这套说辞,蓝守义只觉太过圆滑。
这番话一出,他们便与先前不法、行为不端的喇嘛划清了界限。
也就是说不法喇嘛如今都已逃走,现如今他们,还有明军实际控制的吐蕃地界上的所有庙宇,里面都是一片清明,其中也都是正经的僧人喇嘛。
“大师这话说的,着实圆滑!”
蓝守义语气不屑,玩味说道。
只不过见蓝守义当下如此反应,那康仁却一点都不意外。
“在下知将军不信,在下也没想过三言两语便能让将军信服。”
“不过。”
康仁眼中闪过一抹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