奏陛下,此次裁撤冗职二十有三,六部之中各有官职裁撤。”
“所涉官员除沈四平、左路谦等人外,被裁官员十之有七。”
“另!遵陛下圣意,特开工部三司通案、廉洁署衙案属侍郎、国子监裁案官职十二。”
“微臣斗胆,请陛下为新设官位选定官员。”
恩威并施,历来如此。
正如方才严惩沈四平等人,而对左路谦等人却网开一面。
如今裁撤些许冗职冗官,自然也新设了些许官职。
只不过听到詹同将那些新设官员全数说完后,殿内群臣一个个都莫名竖起了耳朵。
新设官职主要关于凤阳三司、廉洁署衙还有国子监。
任谁都知道,朱标对这些部门最为重视。
哪怕这些新设的官职品阶不详,可就凭朱标的重视程度,任谁都能明白这是成为天子信臣的美差。
当下众人也想知道,这些新设官职要从何处选定官员。
“新设官职有才居上,新科士子皆可就任。”
“此事倒也不急,吏部、御史台一同审定。”
“谢陛下。”
语罢,朱标看向殿内群臣。
“今我朝将士兴兵在外,朝中诸卿亦当同心协力。”
“粮草、军械、后勤等物,户部当谨慎处置,务必保证前线将士所需充足。”
“军阵之事,曹国公、信国公同兵部亦当用心。”
“至于吐蕃、云南治政一事,需诸卿与朕同心协力。”
“臣等谨记。”
“臣等谨记~”
往往大会都是用来喊口号的。
朱标也没想过在朝会上定下什么政策。
而等朝会散去,朱标自是将李善长、詹同等人一并召来了谨身殿。
“前往吐蕃、云南的官员已经动身,只是改土归流仍需斟酌,适时而变。”
将蓝玉、徐达在吐蕃、云南推行改土归流的奏疏递给几人传阅后,朱标倒是没有继续开口,而是拿起一旁杯盏细细品了起来。
待看完奏疏过后,李善长沉沉叹了口气,转而率先出声道。
“梁国公恩待吐蕃百姓,将吐蕃权贵尽数斩首。故此改土归流于吐蕃推行甚好。”
“只是云南一地,竟有百姓阻扰新策推行,老臣实在没有想到。”
“倒也不难猜到!”李善长刚准备往下说,却听站在门口的解缙朗声说道:“吐蕃乃有前朝,梁国公领我军将士斩杀吐蕃国主,乃推翻旧朝。”
“于吐蕃百姓而言,我朝治理吐蕃乃新朝御民。”
“故此百姓自当谨慎,不敢有半分不恭。”
“反观云南,当地土司早先便向我朝臣服,背地里却联络安南。”
“其地百姓心中无恩主,更无新旧两朝交替时的谨慎。所以见旁人分到比他们更多的土地、田产、牲畜,自然对我朝心生怨言!”
待解缙说完,李善长看了他一眼,很是认同的点了点头。
“解学士果有妙才。”
赞了声后,李善长倒是没有继续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