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朱沉吟片刻,却发现倘若仅以新科士子担任新设的要职有所不妥。
可看朱标面色平淡,似全然没有放在心上。老朱想了想便也没有出声提醒。
他还真想看看这一次是朱标究竟是一时考虑欠妥,还是另有安排。
“那你打算给李琪三人授予何职。”
老朱看向朱标,随意说道:“此三人不仅是朝中老臣之子,而且也都入了国子监待职。”
“咱听说他们三个也多是勤勉,还算可用。”
“倘若不让他们三人于新设官职走马上任,你又打算给他们三人安排什么差事?”
“在六部之中任职吧!”朱标将刘伯温的奏疏放到一旁,“仅凭李善长、高启、宋濂三人对朝廷的功劳,也该给他们各家子嗣授予朝职。”
“如今工部尚有空缺,将他们三人编入工部即可。”
“让詹同去办!”听到老朱提醒,朱标笑笑不过还是点了点头。
相较于詹同之子詹徽,李琪三人倒也算老实本分。
他们三人倒是没有闹出什么幺蛾子,只是在国子监深耕学问。
加上他们自家父辈在朝中的功劳,给他们授予官员,无论于情于理都是妥当。
当然!
老朱的提醒也是中肯,让吏部去办,自然能省去些天子任人唯亲的麻烦。
次日朝会。
正当文武百官都关心昨日新设的官职,会任命谁上任之时。
无论朱标还是詹同、铁铉,都再没有提及此事。
整个朝会也只是说些地方政务,对于新设官职的任命,朱标没有询问,铁铉、詹同也没有提及,因此其他朝臣就自然不会上赶着出声。
朝会散去。
当看到詹同、铁铉二人大步便朝宫外走去。
孙平志、赵晨等人忙快步追上,一伙人立时便朝詹同二人围在了中间。
“诸位大人所为何事啊!”
“尚书大人,昨日新设官职的人选.....”
“人选尚未敲定。”铁铉面色一沉,摆出一副不近人情的模样,冷淡出声。
“待新设官职的人选敲定后,我与詹尚书自会上书陛下,请陛下圣裁!”
“嗯.....”
见铁铉压根没有和他们多说半个字的意思,孙平志等人相互对视,转而看向詹同道。
“尚书大人,我等昨日递交吏部的文书,不知大人可曾看到?”
“哦。”詹同故意茫然惊呼一声,转而摇头道:“昨日未曾前往吏部衙门,诸位大人的文书本官尚未亲见。”
在场众人都是为官多年,自然明白此时的詹同是在装糊涂。
毕竟他们的自荐文书并非亲手交到詹同的手上,詹同大可以确定好新设官职的人选后,再看到他们的自荐文书。
到时候詹同若是瞧得起他们,也会虚与委蛇称一声抱歉。
而他们几人自然也就没有机会担任朝廷新设的官职。
明白詹同的盘算,众人对视数秒,转而还是孙平志率先出声道。
“尚书大人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