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政,推行陛下新策。”
语罢,铁铉转而面向老朱跪地请罪道:“微臣愚钝,还望太上皇恕罪。”
看着跪在自己跟前的铁铉。
老朱第一时间倒是没有表态,反而静静看向朱标,示意朱标率先出声。
朱标见状,也是笑着让铁铉站起身子。
“你二人所定惩戒之法并无不妥。”
“孙平志等人既不满现有官职,自然应当聊以惩戒。”
“只是也正如铁中丞方才所言,他们几人在任上并无过错。因此朕也不能赌气罢免他们官职。”
略微顿了下后,朱标看向詹同、铁铉道:“你二人所言惩戒之法, 亦能是安抚之由。”
“出宫后将新设官职的名单告知六部。”
“待孙平志等官员上门理论之时,命他们到谨身殿觐见。”
“不许陛下劳心。”一听到朱标竟要亲自召见孙平志等人,为他与詹同善后。
铁铉赶忙紧跟着道:“臣与詹尚书谨遵陛下吩咐,回去之后便上门安抚孙平志等官员。”
就在朱标打算拒绝铁铉所请之时,只见詹同立时跪地领命道:“微臣领旨,谢陛下隆恩!”
还不等铁铉反应过来,詹同示意他告退后,拉着他便朝殿外走去。
“詹尚书.....”
“此时需得陛下亲自出面!”詹同立时说道。
“我等任命新职官员乃是为陛下分忧,安抚朝臣之事,也只能陛下亲自出面方才合适。”
“铁中丞虽有为君分忧之心,可却也不能越俎代庖!”
“嗯....”
越俎代庖四个字一出,纵然铁铉心中再怎么疑惑,可也终究不好继续多说什么。
而谨身殿内。
见老朱饶有兴致的看向自己,朱标索性直接挑明了道。
“爹,此事儿子虽甩手不理,尽数交由詹同、铁铉二人去办。”
“可儿子也知善后之事,当由儿子这个皇帝亲自来办。”
“召孙平志等人入宫,便是这个道理。”
“嗯!”
意识到自己先前担忧乃是多余,老朱默默颔首,便也不再多言。
父子二人沉默片刻后,却听老朱轻咳一声,率先打破安静道。
“君臣民共治的景象,你也有此心?”
“没有!”朱标毫不犹豫,当即说道。
“那你....”
“儿子躲懒罢了!”
朱标笑容和煦,看向老朱道:“纵然儿子知道君臣民共治,乃千百年来文人士子最为期盼的盛景。可儿子却不认为这些读书人期盼的,当真是国之大幸。”
说白了,朱标压根不觉得什么君臣民共治有什么好结果。
“人心难测,君臣共治必滋生权臣。百姓虽是敦厚质朴,可不知朝政。就拿当下吐蕃、云南两地推行的改土归流新策而言。当地百姓便因土地分配的问题,寻衅滋事。若与百姓一同治国,怕是要乱成一锅粥。”
“所以儿子压根没想过什么君臣民共治,儿子虽敬重汉文帝却不想效仿汉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