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为何不允?”
“他们还不够格!”朱标语调平平,直接说道。
“前往安南治政对朝中官员而言虽不是什么好去处,可对朝廷而言却也是重中之重。”
“倘若派去的官员不能恩待百姓,不能恪尽职守。”
“如此反倒不美,甚至会使三军将士在沙场浴血的功劳白费。”
“适才孙平志等人不过是一时热血上涌,便也请命前往安南。”
“如此儿臣自然不会允准!”
听到朱标这话,老朱微微思量却也觉得很是有理。
真要说的话,自盛唐以来,安南便不是中原王朝的辖地。
数百年来,其地百姓虽对中原敬仰,可当地终究是有自己的一套文化传承。
若是派往安南的官员不堪大用,一旦激起民变。
到时候想要在安南推行改土归流的新政,想要收服安南民心,将安南并入大明成为行省,自然也是痴人说梦。
如此一来,徐达率领三军将士沙场厮杀,搭上血汗性命拿下的土地,用不了多久便又要叛出大明。
这样三军将士的辛苦自然也就白费。
不过值得一提的是,朱标这小子的确比他更有几分手段。
“咱方才也是看出来了。”
“若非你讲说孙平志等人为官履历,这些家伙绝不可能自己请命前往安南。”
说白了,就是朱标以天子之恩将孙平志等人架了起来。
这法子对武人而言或许不太管用。
可对于将天地君亲师奉为心头首要的一众文臣来说,当孙平志等人听到朱标如数家珍般,将他们为官履历尽数说出。
更是设身处地为他们考虑。
不仅宽恕他们觊觎新设官职的罪过,甚至还暗示他们此举情有可原。
如此一来,这些家伙在心中必然是对朱标感激涕零,甚至不惜一死以报君恩。
不过话又说回来。
孙平志等人感激之下,竟忘乎所以请命前往他们避之不及的安南。
反观朱标却很是清醒。
哪怕方才孙平志等人说的义正言辞,可朱标仍觉这些人才学、品行不足,倒是没有头脑一热,准他们赶往安南。
不得不说,如今的朱标还真有人君之相。
“爹。”
将北平、太原、西安递交上来的奏疏交给老朱后。
朱标语气凝重,缓声说道:“二弟他们就藩之时,儿子从御史台挑选了几名干吏随行就职。”
“其目的便是让其彻查当地各级官员,整肃吏制。”
“如今二弟还有白柳堤等人都发来奏疏,饶是我父子二人多年整顿吏制,然地方吏制仍不清明。”
“地方官员伙同豪绅,垄断官学。”
“郡县百姓受主官蒙骗,不知朝廷恩旨。”
“也是因此,儿子这才命孙平志等人前往太原、北平等地,为的便是惩治不法官员,由他们代任地方父母官。”
闻听此言。
老朱愈发觉得朱标一番安排下来,颇有老成之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