些混账竟胆大到丧心病狂的境地,饶是皇兄钦点御史都敢杀害。”
面对朱棡拱手请罪,老朱微微颔首便也示意他起身。
的确!
钦差一职原本乃是老朱在位,朱标还为太子之时。
老朱命朱标到各地巡查,临时设置的官职。
皇帝钦点,巡查地方。
在地方官员眼中便是天使,毕恭毕敬才是正常。
可今日陈明作为钦差,更是有御史台官职在身。
任谁也想不到他竟会死于修武县。
“如你所言,贼寇胆大包天,任谁也想不到。”
“当下陈明身死,你虽脱不了干系,却也并非首罪。”
“待查明真相后,自己进京寻你大哥请罪便是。”
“儿臣领命!”
待老朱再无异议,朱棡命人备好饭菜后,于餐桌前落座这才说道。
“爹和大哥多年整顿吏制,儿子抵达太原这半年多来,并未发现太过猖狂的贪官恶吏。”
“任上官员纵有休息懈怠懒政,可却无人敢明目张胆,欺民敛财。”
“只不过。”
“儿子到太原第三月时却发现各地官学士子皆出身豪绅之家,寒门学子竟无人能入。”
“哦?”
老朱闻言,当下也不免郑重了几分。
数年前还未重设科举之时,大明选官多乃是察举制的变形。即朝中官员、地方大儒推荐学子到国子监蒙学。
而后国子监研学三年,最后评定才学德行,作为朝廷官员的替补,等候朝廷启用。
而且老朱也有恩旨,凡大明五品以上的官员,每人可推荐一名自家后辈,以官生身份参与国子监的入监考试。
其余的。
自然是无人推荐的寒门学子,通过层层官学考试,进入国子监。
可此时让老朱不悦的是。
朱标数年前重设科举,更是在各地开办免费官学。
可太原府官学中的学子竟都出自豪绅之家,饶是科举未开之前也从未有如此荒唐之事。
“我朝现已科举取仕,标儿更是派遣国子监博士到各地官学授课。”
“倘若太原官学皆为豪绅之家子弟,怕不是这些脏心眼的打算控制我朝取仕,图谋后世!”
听到老朱这话,朱棡也很是认同的点了点头。
当今朝廷以科举取仕。
那官学的教训资源便显得格外重要。
甚至可以说控制了官学,便等同于掌控了入仕之路。
倘若各地皆是如此,那朱标重开科举,给寒门学子的入仕机会便又重新回到了世家豪绅手中。
朱棡不是傻子。
他自然清楚自家大哥之所以重开科举,甚至特设工试。
为的便是给寒门学子一份入仕的机会。
可当他到了太原府,却发现各地官员之中,寒门学子不过十一。
几乎全部都还是出身望族的豪绅子弟。
“你派人查后,为何会出现如此情景。”
“可是那些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