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些银钱......”
待汤和说完,老朱抿了口茶,表情古怪带着几分讥笑看向汤和。
“你真当他所言皆是实情?”
“嗯.....”
“那混小子定然扯谎了。”
老朱说着,起身便朝那少年离开的方向走去。
不多时。
待伪装成百姓龙骧卫兵卒将那少年篮中鸡蛋尽数买走后,那少年也是心满意足朝一处茶馆走去。
而等走进茶馆,那少年立时拿出银子,命台上的说书先生点了一出秦良关。
“这混小子!”
见此一幕。
原本还对这少年多有好感,认为他自食其力的汤和。
当下眉头紧皱,撸起袖子便要上去教训那孩子。
“银子既给了那孩子,如何花便是他的事。”
“可是上位,这孩子的祖母还在病榻上......”
老朱笑笑摆了摆手,便也带着汤和走出了茶楼。
“让随行的将士跟在这孩子身后,看看他家住何地。”
语罢。
老朱径直朝修武县官学走去。
那小子不过只是小小的插曲,老朱还是想知道修武县官学究竟如何。
待走到国子监,老朱将先前命朱棡做好的文书递交了上去。
“大人是从京城国子监来的?”
接过文书,官学一名中年赶忙躬身道。
“学生李鑫,见过大人。”
“好说。”
老朱大步朝官学走去的同时,环顾左右看着那些官学内的一众学子。
可让老朱略感意外的是。
在这以大多数豪绅子弟组成的官学之中,倒也是一片好学之气。
那些个学子非但没有顽劣吵闹,仗势欺人。
反而三五成群各自围在桌前,讨论着学问。
原本老朱还以为是这些豪绅出身的学子仗势欺人,搅乱官学,这才让一众寒门士子不敢入学。
可现在看来,倒也不尽然。
“李鑫?”
“是,大人请吩咐。”
老朱也不拐弯抹角,直接问道:“听闻修武县的寻常百姓不愿送家中子嗣前来读书?”
“这.....”
以为老朱是国子监派来问责的。
李鑫愣了一下,赶忙躬身道:“学生知错,学生这边带人登门游说百姓。”
“令百姓将家中子嗣送来官学读书.....”
“倒是不必。”
看着诚惶诚恐的李鑫,老朱却很是随意的摆了摆手。
“不必如此。”
“常言道,法不外传,道不贱卖。”
“文道鼎盛虽是陛下所愿,可还没有官学师傅上门祈求百姓读书的道理。”
“咱....本官想知道。”
“修武县百姓为何不愿送自家子嗣前来读书?”
“学生也不知。”
李鑫不敢扯谎,赶忙说道:“学生今科落榜,蒙陛下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