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团队现在应该没有哪个公司会专门配备。
但李弘文觉得自己家公司应该要提前有所准备。
未来在这个领域会有很多很多的商业战,不只是对手的,很有可能会是用户和商家之间或者是甚至跟商家没有关系,只是因为其他的一些事情被牵扯到,但如果应对不及时,就会出现一些很麻烦的后果。
有不少公司都因为没有重视这一块,最终导致损失非常大。
“我们需要成立这样的一个团队吗?”
王招娣觉得李弘文的这个反应可能有一点点的太过激了。
首先这个事情虽然说确实可能会对他们造成一些影响,但只要找几个人关注一下就可以,没必要因为这么一点点的事情就成立一个专门的团队。
其次像这样的事情不可能经常有,偶尔有一个让公司的一些人兼着去了解一下就好,他们成立一个团队,这个团队可能就每天没有任何事情需要做,就相当于是白拿工资,不干事。
这是她不希望看到的。
她不怕花钱,但是她不希望花钱养一些闲人。
“不要忽视这一块,虽然说可能这种事情现在不会经常有,但是只要能够发现一起,就会替公司挽回非常多的损失,所以养这么一个团队是有必要的。
再说的不好听一点,这样的一个团队,它不单单是可以防御对方的一些在舆论上的抹黑攻击,在一些必要的时候,我们也可以通过他们对一些媒体对一些新闻报道进行一定的影响,让这个报道的走向偏向于我们想要的一个结果。
我们不主动去攻击或者是诋毁别人,但我们要有防止别人攻击诋毁我们的能力。”
李弘文明白王招娣的想法,这个团队确实可能成立之后几年都不一定能够真的起作用。
因为这个时代通过这样的手段去攻击其他人的公司应该还比较少。
不像自媒体时代,可能很小的一个事情就会引发一波任何人都想象不到的舆情。
但也是已经有这个苗头了。
这次的事情可能不是哪个公司做的,但从新闻报道上来看,已经有人在想通过引导报道去做一些事情,所以不得不防。
没有当然是最好,可一旦有了,必须能够第一时间发现,并作出正确的应对。
他可不希望有一天自己的公司,因为一些细小的问题,被人放大,然后掀起一波舆论。
他见过太多,因为不懂得如何应对,导致公司本来不需要产生损失,结果损失非常大的事情。
他记得前世的时候看过一个姓罗的老师与一家餐饮公司的网络对战。
其实这个事情本来是一个非常小的事情,对方可能也只是吐槽,并没有真的想攻击这家公司。
但是这家公司的老板应对有一点着急上火。
甚至说有一点自揭伤疤。
最后导致公司出现了不应该出现的一些损失,而且是非常大的损失。
堪称经典的自杀式应对。
“我明白了,那这些人员我需要找一些比较厉害的人才行,不能是简单的找一两个人盯着,他们对对新闻有非常敏锐的直觉,能够察觉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