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李弘文与徐启年想的一样,没有人敢扛这个事情的责任。
牵扯的后果太大了,成了都好说,不成呢?
拒绝也是一样,要是没有发生都好说,要是发生了呢?
“你怎么看这个事情?你觉得这个事情可行么?”
在这些专家争吵了几个小时,散去会议后,领导在办公室里跟高秘书对坐,笑着问道。
“我个人是倾向于听从李弘文的建议的,虽然这些专家每一个都很厉害,但是在实操上,他们可能加起来都不如李弘文一个人,何况李弘文说的这个事情也不是只他们一家公司,还有两家国际上大名鼎鼎的投资公司。
这两家公司我们知道他跟李弘文的关系匪浅,可是不管是什么关系,他们在国际上这两年的操作战绩都是可查的。
麦克道尔公司入股那些科技公司的时间点,每一次都可以说是最佳,文氏集团前几年的科威特操作,现在很多公司都在研究。
还有这次广场协议,他们下手之快,甚至比那些起草这个事情的银行都快。
这些已经充分证明,他们在金融领域的眼光,以及操作上的厉害。
所以,从我个人的角度来看,我是倾向于按照李弘文说的去做的。
他也说了,他们三家公司已经开始有所行动了。”
高秘书没有犹豫,直接说出了自己的看法。
在从李弘文那里回来的路上,以及这些专家开会的时间里,他都一直在想这个事情。
他知道,领导肯定会问他这个问题的。
他可以不给出准确的答案,说一切都听领导的,可是那样的话,他以后还只会是一个秘书。
但是如果他能给出自己的想法,大概率这个事情要交给他去负责,就算不是,他也会是这个事情的负责人之一。
只要这个事情真的成了,那么以后,这就算是他能拿得出手的政治资本。
更何况,对于李弘文,他是相信的,他在上次见过李弘文之后,就研究过李弘文的一些情况。
知道李弘文虽然不怎么管理公司,但是每一次天弘集团的大事都跟李弘文有关,可以说李弘文在商业领域是真的算得上是一位大家。
那些营业策划,那些商业扩张,每一个他越是了解,越是感叹李弘文的厉害。
所以他觉得这个事情,可以做,而且必须做。
更何况,这个事情本身就算是最后没有那么走,最大的责任也不会在他身上,亏损上也不会有太多,基本上算是一个稳赢不输的事情。
“这个事情,我也觉得可以做,这样,这个事情你现在最了解,而且你对于商业这一块以前也确实有过了解,这个事情就由你牵头,跟商业部还有财政部等一些部门联合弄一个临时专案组,负责这个事情。”
领导对于这个事情也是觉得是一个机会,虽然有一定赌的成份,但是可以赌一赌。
“不过,就像李弘文还有这些专家说的,要快,但是要稳,这个事情不能引起别人的注意,要暗中去做,尽可能的做到悄无声息,明白么?”
“领导放心,我一定会把这个事情做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