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长野县警本部数据库,调取过去72小时内所有登记在案的恶性袭击事件完整卷宗,包括现场照片、初步勘查报告、伤情鉴定、受害者背景初步调查汇总,以及所有可用监控的原始数据流。”
【权限确认。数据调取中……请稍候。】
几乎是瞬间,海量的数据开始通过加密信道涌入他的手机。诸伏高明将手机横置,屏幕上的内容自动优化排版,便于阅读。他啜饮了一口黑咖啡,目光如扫描仪般快速浏览着汹涌而来的信息流。
他的浏览速度极快,几乎是一目十行,但关键细节却如同被无形的手捕捉,清晰地烙印在他的脑海之中。
【数据流监控分析完毕。共计23起袭击事件,时间分布呈无规律散点状,地点覆盖长野市商业区、住宅区、公园及偏远町村小道,无显着地理聚集性。】
【受害者共23人,年龄跨度15至72岁,职业、性别、社会关系均未发现明显交集或共同点。袭击手法高度一致:从视觉死角发动快速突击,以徒手或未知钝器击打头部枕部或颈侧动脉窦区域,力道控制极端精准,均造成瞬时意识丧失或行动能力剥夺,但仅导致轻微脑震荡、皮下淤血或轻微骨裂,无一致命伤或永久性伤残。】
【现有监控数据筛查结果:7处现场周边监控存在物理损坏或信号干扰痕迹,11处监控视角未能覆盖袭击发生点,5处监控画面中出现低于0.5秒的极快移动模糊影像,无法分辨特征。无一清晰捕捉到袭击者正面或具有辨识度的体貌特征。】
诺亚方舟冷静的文本汇报与诸伏高明自己的快速浏览相互印证。他的手指无意识地轻轻敲击着桌面,节奏平稳,大脑却在飞速运转,将每一个碎片信息放入逻辑的网格中进行比对、筛选、重构。
“所有袭击均发生在夜间或凌晨,光线不足利于隐蔽。”
“手法专业,避开要害,追求效率而非杀伤……这需要大量的练习和对人体结构的深刻理解。”
“反侦察意识极强,精准破坏或避开监控……熟悉现代安防布局。”
“无差别,但又不制造死亡……目的究竟是什么?”
他的目光在其中几份报告上稍作停留。一份是关于一名晚归公司职员的,袭击发生在一条设有两个监控探头的小巷,但报告注明两个探头在案发前后三分钟内均“意外”失灵。另一份是一名老人的,老人醒来后模糊地提到“好像闻到一点奇怪的甜味”,但后续询问又无法确定,笔录中并未重视。
诸伏高明微微眯起了眼睛。
第一个报案人……第一个案发地点……
他放下咖啡杯,指尖在屏幕上快速滑动,精准地定位到序列号为001的案件档案。
【案件编号:Ld-202x-】
【报案时间:10月31日,23:47】
【案发地点:长野县长野市松代町,莲华寺后院墓地】
【受害人:小野寺 孝(72岁),莲华寺守夜人】
墓地……诸伏高明的目光在“莲华寺”和“墓地”这两个词上停留了片刻。一个年迈的守夜人,在万圣节深夜的寺庙墓地遭遇袭击……这本身就透着一股不同寻常的气息。第一个案件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