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独木难支,要么滚蛋,要么过来送死!”
“不行。”王林缓缓摇头,语气果断,“老李,你这个打法,能赢,但无法实现最大的战略价值。你想想,我们先打西路步兵,战斗一旦打响,即便形成包围,东路的冶成章骑兵旅不是傻子,他们是四条腿,机动性极强。他们发现西路遇袭,会怎么做?是立刻不顾一切冲过来救援,还是见势不妙,掉转马头就跑?如果是前者,我们就要面临两面夹击的风险,虽然我们不怕,但伤亡和变数会增大。如果是后者,我们两条腿的步兵如何追得上四条腿的骑兵?一旦让这支精锐骑兵跑掉,我们就是击溃了马玉麟,也只是打断了马鸿宾的一条腿,他回去舔舐伤口,凭借骑兵的机动骚扰,依然是心腹大患,我们无法达成一战定陇东的战略目标!”
他拿起红铅笔,在地图上代表东路骑兵迂回路线的那条蓝色弧线上,画了一个巨大的、凌厉的叉。
“所以,我的意见是:我们必须优先打掉、而且是彻底歼灭东路的冶成章骑兵集团!”
王林的声音斩钉截铁,充满了不容置疑的力量:“理由有三:第一,骑兵机动性强,冲击力大,对我军防线和后勤线的威胁最大,是敌军的‘眼睛’和‘快刀’,必须先除掉这根最毒的刺!第二,打掉了骑兵,西路马玉麟的步兵集团就成了真正的孤军,失去了战场感知、快速增援和逃窜的最大本钱,只能困守待毙。第三,骑兵是马鸿宾的心头肉,是他的起家资本和核心战力,彻底歼灭这支骑兵,不仅能最大程度地削弱其军事力量,更能对其心理造成毁灭性打击,从根本上粉碎其东犯我苏区的野心和能力!这将为我们赢得至少一年以上的稳定发展时间!”
“团长说得对!”骑兵连长沙马尔格激动地附和,他对骑兵的优劣势有着最深切的体会,“必须先砍掉他的马腿!没了骑兵,马鸿宾就像老虎没了牙,野牛断了角!剩下的步兵再多,也只是等着咱们去收割的庄稼!”
王林的分析得到了绝大多数指挥员的认同。思路明确后,接下来的讨论更加具体和热烈。
王林再次将问题引向深入:“那么,具体怎么打?主力设伏地点选在哪里?需要满足哪些条件?各部如何协同配合?歼灭骑兵之后,又如何扩大战果,解决西路的步兵集团?”
一场激烈的、高水平的战术头脑风暴在窑洞内展开。
炮兵连长刘根胜盯着地图上庆阳至华池之间的地形,沉声道:“伏击地点的选择至关重要。必须利于我军隐蔽集结和发扬火力,同时要最大限度限制敌骑兵的机动空间。最好是峡谷、河流拐弯处、或者必经之路上的险要隘口。我需要带观测班提前秘密勘测,确定几个预设阵地,并精确计算所有火炮的射击诸元,确保首轮火力急袭就能覆盖敌行军纵队的关键部位,打乱其建制,摧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