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到处去寻找价格合适,质量靠谱,供给稳定的酒源,好弄回来加工贴牌售卖。
这不,这一年的国庆节前。
张士慧在事业上又有了一个关键性的突破。
他和通州县政府谈好了条件,决定以接收所有员工,背负企业现有二百六十七万元的负债,并且支付二百万现金为代价,买下了效益年年下降,几乎处于倒闭边缘的通州酒厂。
并且通过工商注册变更手续,把公司和酒厂改为以“红楼梦”来命名。
这一并购的完成,不仅进一步强化了公司和酒厂与《红楼梦》文化的紧密联系,在市场上引起了广泛关注,显著提升了品牌的知名度与市场竞争力。
更关键的是,他让自己的企业以后就脱离了皮包公司的范畴,有了相对稳定的白酒货源,真的成了一个拥有自己工厂的实业资本家了,而且长期能获得的稳定利润相当惊人。
这么说吧,如果他把通州酒厂的产量全部开动的话,每年能产酒五千多吨。
平均一吨酒粮食成本不过五六百块,借助“红楼梦”的大IP,却能卖到一万两千块。
这样的产能,这样的毛利率,会带来多少倍的利润增长?
张士慧现在可以清楚看见的,就是这个厂子起码一年可以带给他和宁卫民三四千万的利润的保底,而他能拿到其中一半。
说白了,借助红楼梦大IP,用酒水套现太容易了,简直比抢钱都快。
这门生意既沾了工业生产的光,契合国人消费习惯不说,而且还能获得文化赋予的特殊溢价,他不发谁发?
所以现在的他,不但心飘了,而且也贪了。
一方面他自信暴涨,感觉自己能力好像能力不比旁人差,也是受命于天的天之骄子。
如果这么干下去,用不了多久就是亿万富翁,也能进军国际。
另一方面,吃了甜头的他还觉得这些好处仍然让他意犹未尽。
他觉得自己这辈子等的就是这么个能让他一飞冲天的好机会。
所以为了赚得更快一些,他还要在广告上扔钱,希望尽量加快卖酒的速度,同时还想继续收购酒厂,继续扩大产能,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