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还款外,其他人还是欠债状态。唯一比较好的是,除了几个秀才,还有七个的母亲和妹妹入了丝织坊,也在慢慢补充中。傅振羽才从林俭那里看过总账,书院而今每个月仍需二百两银子,才能周转过来。
一年下来,便是两三千两。
傅家田产收益,两季是三千到五千两不等。后院还要吃喝,还有人情来往,还要存银子给弟弟娶媳妇,基本是不能动的。养书院的银子,还要傅振羽来出。
傅振羽如今手中可以进钱的地方,齐阳那里不算,只有食为天和衣为桑两处。她只打算将衣为桑和新建的丝织坊留给书院做供给,食为天、童掌柜,都是要随她入京的。丝织坊一时半刻没有收益,在印花布的冲击下,衣为桑收入必定锐减,一年不过几千两银子的进账,恰能补书院的缺。
加上水利学院,傅振羽给傅山长的建议是,书院在籍人数,控制在一百人上下。傅山长再三思索,定下了招生三十人的想法——这三十人,他教了便是。
随着会议的主导权转到了傅山长手中,傅振羽退了下去。
走出书房,傅振羽深深吸了口气,呼出。
从现在开始,除了官学的那些夫子,南湖书院的其他事,她都不会插手了。八岁那年春上来到杨家庄起,她怂恿父亲开书院、四处挖人、努力赚钱,整整十年,建成了而今的南湖书院。就这么放手,只有一点点不舍得,更多的是畅快。
这十年,是她打基础的十年,为自己成为女师,打基础的十年。
接下来的十年,她的目标是蒙学,由点及面、在全国范围内铺展蒙学!说是全国,其实吹牛了。事实上,顶多也就是齐阳规划的物流节点所在的城镇。通路、传讯、致学,连成一线。路通则讯传,这个齐阳已经做了,人了。
顺利的话,十年后南湖书院出几个进士,能在朝堂上助力大师兄;而蒙学起作用,则要到二十年、乃至三十年后。届时,大师兄应该能在朝堂占有一席之地。
想做点啥,也就不太难了。
现在的关键点是两个,一是李子坚得站在她这里,得对外面的世界充分了解才能学习;第二个,便是主力致学的人,钱文举是她的目标。
以进士之身,四海为家地兴建私塾,致力蒙学,一般人没这么傻。傅振羽相信钱文举不是一般人,因为钱文举基本是个有能力、偏偏又胸无大志之人。这样的人,拉来做帮手最合适不过了。当然,钱文举将来兴许会有自己的事要做,现阶段么,傅振羽必拉他为自己做事。
正常往吴兴赶的钱文举,一路喷嚏不断。
冉墨云递了一方素帕过去,问:“这是近乡情怯了?”
钱文举没吱声。
冉墨云自己道:“不知道你,我有些怯是真的。”
非进士不入翰林,非翰林不入内阁。他是同进士,入不了翰林,自然也进不了内阁。他嫡母的堂叔父王祯,乃新上任不到一载的首辅。
从前他只觉得考出来便是出息了,只如今,哎……
钱文举丢下自己的心思,嗔他太多思,因道:“你嫡母拎不清,王阁老又不傻!你也是他的外甥,顺手提点你一二,就能换你忠心,何乐而不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