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瞎摆弄?”林雨笑了,“亩产三十万斤的红薯,这叫瞎摆弄?陆远,你还是这么谦虚。”
旁边的龙部长看着两人的对话,露出了会心的笑容:“陆远同志,这位是?”
“哦,这是我的大学同学林雨,现在在中科院农业研究所工作。”陆远介绍道。
“林雨同志,久仰大名,”龙部长主动握手,“我听说过你的研究成果,很优秀的年轻专家。”
林雨有些受宠若惊:“部长您过奖了。”
“既然是陆远同志的同学,那就更好了,”龙部长眼中闪过一丝狡黠,“你们可以一起合作研究,相互促进。”
陆远和林雨对视了一眼,都有些不好意思。
“对了,林雨,”陆远转移话题,“你这次来是为了什么?”
“上级派我来学习你的技术,看能不能在其他作物上应用。”林雨说道,“没想到你正好要开始玉米改良项目,太巧了。”
“那就一起吧,”陆远想了想,“多一个人多一份力量。”
“好啊!”林雨高兴地点点头,“我正好专业对口,玉米遗传学是我的研究方向。”
就这样,玉米改良项目的团队又增加了一名重要成员。
下午,临时搭建的实验室里。
陆远和林雨并肩站在实验台前,面前摆放着各种玉米种子样本。
“这些种子的基因型都不一样,”林雨拿起一颗种子仔细观察,“你打算从哪个品种开始改良?”
陆远在系统的指导下,挑选了几个特定的品种:“这几个,它们的基因结构比较稳定,改良成功率更高。”
“你怎么知道的?”林雨有些好奇。
“经验吧,”陆远含糊地回答,“种地种多了,就有感觉了。”
林雨笑了:“你这个感觉还真准,这几个品种确实是改良的最佳选择。”
两人开始配制营养液。陆远按照系统给出的配方,精确地调配着各种成分的比例。
“这个配方…很特别,”林雨看着陆远的操作,“有些成分我都没见过。”
“这是我自己研发的,”陆远解释道,“每种成分都有特定的作用。”
“能跟我详细说说吗?我想学习一下。”
陆远看着林雨认真的表情,心中涌起了一种奇怪的感觉。大学时代的暗恋对象,现在成了自己的研究伙伴,这种感觉既熟悉又陌生。
“当然可以,”他开始详细解释每种成分的作用和配比原理。
林雨听得很认真,时不时还会提出一些专业性的问题。两人的讨论越来越深入,仿佛回到了大学时代一起做实验的时光。
“陆远,”林雨突然停下记录,看着他,“你变了很多。”
“哪里变了?”
“更加自信了,也更有魅力了。”林雨的脸微微红了一下,“大学的时候你总是很内向,现在完全不一样了。”
陆远心中一动,但表面上还是很平静:“可能是环境改变了人吧。”
“也许吧,”林雨低下头继续记录,“不过我觉得这样的你更好。”
两人继续工作,气氛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