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淡定。他知道,真正的较量才刚刚开始。
当天晚上,陆远接到了一个意外的电话。
“陆先生,我是诺贝尔奖评选委员会的约翰逊博士。”电话里传来带着英国口音的英语。
“您好,博士。”陆远用英语回应。
“我们对您的研究成果非常感兴趣。如果技术确实如您所说,您将是诺贝尔奖的有力候选人。”
陆远笑了:“谢谢您的关注,但我的研究目标不是为了获奖。”
“那是为了什么?”
“为了让我的祖国更强大,让我的人民生活更好。”
电话那头沉默了一会儿,然后传来赞叹的声音:“了不起,陆先生。真正的科学家就应该有这样的胸怀。”
挂掉电话后,陆远看着窗外的夜空,心中涌起一股豪情。
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华夏已经准备好了。
王俊豪被限制在村里的第三天,陆远做了一个让所有人都觉得疯狂的决定——在试验田边搭起帐篷,日夜守护那些刚刚播种的青稞。
“陆远,你这是何必呢?”李教授看着陆远往帐篷里搬运被褥,忍不住劝道,“青稞种子适应环境需要时间,至少要一个月才能看出效果。你这样守着,身体受不了的。”
陆远摇摇头:“李教授,您不懂。这批青稞不一样,我必须亲自看着它们。”
“什么不一样?”李教授皱眉,“都是从西藏运来的种子,基因检测也没发现特殊之处。”
陆远没有解释。他无法告诉任何人,这些青稞种子经过系统改造,蕴含着巨大的能量。但这种能量需要他的精神力引导才能完全释放。
“陆同志,”负责安保的张队长走过来,“上级指示,如果青稞实验失败,我们可能要转移到其他项目。毕竟国家资源有限,不能无限期投入。”
陆远点点头,他理解国家的考虑。任何投资都需要看到回报,哪怕是科研项目。
“给我一周时间。”陆远说道,“如果一周内没有结果,我自己申请转移。”
张队长看了看陆远坚决的表情,最终点头同意了。
当夜幕降临,陆远独自坐在帐篷里,透过帐篷的缝隙看着外面的试验田。月光洒在刚刚翻耕的土地上,显得格外宁静。
“系统,青稞改造的成功率有多少?”陆远在心中询问。
【宿主,青稞种子已完成基础改造,但最终效果取决于环境适应性。当前成功率:未知。】
“未知?”陆远有些意外。
【青稞改造涉及高海拔植物的基因表达调节,在低海拔环境下的表现存在变数。建议宿主保持耐心。】
陆远叹了口气。看来连系统也不能保证百分百成功。
远处传来脚步声,陆远掀开帐篷一角,看到王俊豪鬼鬼祟祟地走过来。
“陆远,你真在这里啊。”王俊豪蹲在帐篷外,“我找了你好久。”
“有事?”陆远的语气很冷淡。
“我想通了。”王俊豪搓着手,“你说得对,我确实太功利了。但是陆远,我们毕竟是室友,你能不能跟那些当兵的说一声,让我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