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树大招风(1 / 3)

很快,县里的农技站门口排起了长队。

类似的情况在其他试点地区也在发生。

第一批尝试返乡种地的年轻人,几乎都取得了不错的收益。他们在网上分享自己的经历,配上丰收的照片,立即引起了广泛关注。

“我在家种地,一年收入十万!”

“大学生回乡种地,月入过万不是梦!”

“谁说种地没出息?我比在城市打工的同学赚得还多!”

这些真实的案例,彻底改变了人们对农业的看法。

越来越多的待业青年开始关注返乡种地的政策,申请返乡的人数急剧增加。

但国家并没有盲目扩大规模,而是严格控制试点范围,确保每一个环节都在可控范围内。

陆远在农业部的办公室里,看着各地传来的试验报告,心中既兴奋又担忧。

技术本身没有问题,但如何确保有序推广,避免一哄而上造成的混乱,这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陆远,”张副部长走进办公室,“有个好消息和一个坏消息,你想先听哪个?”

“先说坏消息吧。”

“国外开始关注我们的黑土计划了,有些国家表示质疑,认为我们的技术数据造假。”

陆远皱了皱眉:“好消息呢?”

“联合国粮农组织希望派专家来实地考察,如果技术确实有效,他们愿意在全球推广。”

这确实是个好消息,但陆远心中却升起了一丝不安。

树大招风,当这项技术引起全球关注时,随之而来的可能不仅仅是赞誉,还有更大的风险。

联合国粮农组织的考察团由十三个国家的农业专家组成,阵容豪华得让人咋舌。

为首的是美国农业部的首席科学家约翰·史密斯,一个在国际农业界享有盛名的权威人士。

“我对中国的这项所谓技术持保留态度。”史密斯在抵达北京后接受媒体采访时毫不客气地说,“改良土壤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不可能通过简单的化肥就实现。”

他的话立即被国外媒体广泛报道,质疑声四起。

“中国的农业奇迹是真是假?”

“黑土计划背后的真相”

“专家质疑中国数据造假”

各种标题充斥着国际媒体的版面。

陆远被安排全程陪同考察团,他能感受到这些外国专家眼中的怀疑和不屑。

“陆先生,”史密斯在试验田边停下,“能否详细介绍一下你们的改良化肥成分?”

“很抱歉,这涉及技术机密,不便透露。”陆远礼貌地拒绝了。

史密斯冷笑一声:“如果连成分都不敢公开,如何证明技术的真实性?”

“我们可以提供土壤检测报告,以及作物产量数据。”

“数据可以造假,我们需要的是真实的验证。”

考察团在试验田待了三天,对土壤进行了全方位的检测。

当检测结果出来时,所有人都沉默了。

土壤的各项指标完全符合中方提供的数据,甚至某些方面还要更好。

<

最新小说: 听说杀人如麻的权臣暗恋我 出口成真!对照综艺女配发疯爆红 结婚三年仍完璧,改嫁糙汉就多胎 惠妃不想养崽(清穿) 不撩禁欲哥哥后,她被疯吻囚宠 夜尽时天明 情刺儿 沪上来了个小神兽,叉腰旺全家! 八零重生:我养废了白眼狼们 纯恨夫妻双重生,我嫁权贵你哭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