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人当即后退一步,震惊的看着她。
她的态度,她明了了,竟然也是护着姜窈的,竟然真的不在乎婆婆的偏疼,“我这是在帮你,当婆婆的,哪能这么偏心。”
李阿秀眼神更奇怪了,朝着妇人身后望去,“看你真是闲得慌……老棍叔,秀华婶儿,你大儿媳说她担子太轻了,想多背点东西,帮你们分担!”
秀华婶马上就走过来了,笑着一边将一个大包袱放到大儿媳肩膀上,一边道,“我这大儿媳就是最孝顺的,最能干的!”
李阿秀连连点头,无比赞同,“就是,你儿媳妇最能干,又心疼你们,你们可享福了!”
唯有大儿媳兰芝傻了眼,感受着自己身上沉重的包袱,欲哭无泪,后悔不迭。
行李已经很重了啊,现在更重了,像是身上挂着一块大石头。
她干什么多这句嘴,这么多人,偏偏就她站出来了,就她一个人倒了霉。
兰芝都快晕死了。
李阿秀默默无奈摇头,真是飘了,家里男人整了几块银子,几颗粮食回来,就以为逃荒不累了,还有心思管别人闲事,之后要受的苦还多着呢。
竟然还想让窈窈下车受苦赶路,她们皮糙肉厚,窈窈可不是,她聪明能干,又会读书识字,还能规避天灾,就不该吃这种苦。
众人缓慢持续的往前走。
路不是很宽,就一辆车车辙印的宽度。
他们要离开云县,穿过凉州,去寻找生路。
其实关于去哪,是有争论的。
逃荒,定居,当然要去富庶的地方,越富庶,活下来的机会就越大,譬如京都。
京都贵人多,有钱人更是随便一抓都是。
哪怕平日里无灾无荒的,都有很多人发善心施粥发钱,更别说如今大灾,搭棚子施粥的大户人家就更多了。
反正,皇帝脚下,一般是不会容许饥荒成灾的。
原本村长是想往那里去,若能在京都附近分个地定下来,那就是再好不过的事儿了。
姜窈持不同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