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人。”
赖多多看着那些小字 ——“民国二十年,家夫走西口,唱此歌送之,次年归”,心里突然被揪了一下。不管是地球的 “走西口”,还是星际的 “部落迁徙”,对亲人的牵挂都是一样的。
她拉着林婆婆的手,轻声说:“我们再唱一遍吧,就像你和奶奶以前那样。”
林婆婆点点头,两人一起唱起来。歌声在书籍库里回荡,顾晏辰和卡诺都停下手里的活,静静听着。
卡诺悄悄拿出合成器,加了一段轻柔的和弦,没有抢戏,只是默默陪着,像给这份牵挂加了层温暖的保护壳。
顾晏辰在整理资料时,发现了一个铁盒子,打开一看,里面是一本《地球科技手册》,封面写着 “2148 年?地球科技部编”。
他翻开手册,眼睛越睁越大 —— 里面不仅有地球的农业技术、纺织技术,还有详细的乐器制作方法,从琵琶、古筝到二胡,连木材的选择、琴弦的材料、制作步骤都写得清清楚楚。
“多多,你快来看这个!”
顾晏辰招手,指着琵琶制作图纸,“你看这里,琵琶的琴身要用桐木,因为桐木的共鸣好,琴弦要用蚕丝做,这样声音才温润。我们学校附近的星脊林里,有几棵树和桐木很像,等春天的时候,我们可以砍一棵来做琵琶。”
赖多多凑过去,看着图纸上的细节 —— 连琴身上的花纹怎么雕,都有示意图。她笑着说:“不过得等树长得够粗才行,不能急。就像这些地球文化,我们要慢慢守护,慢慢让它们在星际发芽。”
顾晏辰点点头,又翻到农业技术那部分:“你看,水稻种植需要的温度是 20 到 30 摄氏度,湿度要保持在 70% 以上。部落的温室刚好能满足这个条件,我们以后可以在学校建个‘地球种植园’,让孩子们种水稻,体验地球的农耕文化。”
“真的吗?” 阿夏跑过来,看着手册上的水稻图片,“我奶奶说,地球人以前就是靠种这个吃饭的,米饭香香的,比星薯干好吃。”
卡诺凑过来,指着图片说:“那以后我们是不是能吃米饭做的饭了?比如多多姐说的蛋炒饭?”
赖多多笑着点头:“等我们种出水稻,就请林婆婆教我们做蛋炒饭。”
傍晚时分,部落的星尘广场上燃起了篝火。篝火旁摆着一桌子吃的 —— 有烤得金黄的星薯,有部落人做的地球样式的包子,还有贝塔星的营养果汁。林婆婆说,这是部落的 “地球文化夜”,要让大家好好热闹热闹。
林婆婆坐在篝火旁,抱着一把自制的三弦,弹起了地球的民间小调。
三弦的声音带着点沧桑,却格外动人。
喜欢一首歌扭转乾坤,女配逆袭成功请大家收藏:一首歌扭转乾坤,女配逆袭成功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