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这段时间薛晚棠做的所有事都是从萧芙的角度出去想问题,没成想萧芙如此对待她的真心。
不过在花园坐了一会,听着鸟鸣,风吹,薛晚棠好像一下子懂了萧芙的所思所想。
她不想看到薛晚棠的眼泪,薛晚棠又何尝不是呢?
只要不见面,两个人都能心平气和地面对接下来的生活。
况且鞑靼使节就在接亲队伍,假如看到萧芙与薛晚棠哭得伤心,恐怕回去会向鞑靼王汇报。
薛晚棠释怀了,算计着时间,送亲队伍差不多已经出城。
萧芙这边与薛晚棠传了口信,知道她不可能来,倒少了许多伤怀。
送行人不多,青竹,秀澜,秋莲一直把她送至城门口。
薛承安与柳朝明及巴托城官员告别后,一行人便踏上前往鞑靼的土路。
萧芙从马车窗口望出去,巴托城变成一个小黑点越来越远,道路两边光秃秃一眼望到头。
再走一段路,满目黄沙。
萧芙身边的贴身宫女素桐感叹道,“公主,我们一路从京城走来,还头回见到这么荒凉的地方。”
薛承安在马车帘外低声问,“公主感觉还好吗?”
萧芙嗯了一声,笑道,“我现在可不是大胤的安平了,你们都不必担心,我很好。”
薛承安放下心,轻轻夹了一下马腹,快奔到接亲的信使身旁,“我们走了快一个时辰,大概还得多久到鞑靼城?”
信使是多坦的副手,前阵子去过京城。
当时薛承安负责使团防卫,两个人早就熟识,信使浅笑,“快了,近几日天气炎热,我们走得慢一些,主要怕公主不适应在沙土上行走,也顺便看看这一路的风景。”
薛承安开玩笑,“风景?确实一派好风光,假如作画,倒省了很多颜料。”
信使哈哈大笑。
这一路,几乎没什么人行走,偶尔见到一两个鞑靼人,见到信使,都远远冲他行礼,薛承安好奇地问,“这些人要去哪?”
信使答,“大部分都是去巴托城,我们鞑靼与大胤是关系非常好的邻居,薛统领不欢迎我们?”
薛承安很难想象,“他们就这样步行前往?我们骑马走了一个时辰,他们什么时间才能到达巴托城?”
信使,“傍晚肯定会到,不瞒薛统领,虽然鞑靼与大胤之间纷争不断,百姓却相处得很好,甚至有些大胤姑娘喜欢我们鞑靼人。”
薛承安陪笑,他可不喜欢鞑靼男人。
再走一个时辰,薛承安听到远处传来吆喝声。
信使骄傲地向薛承安介绍,“我们前阵子去京城,皇上承诺送我们鞑靼金身佛像,为了迎接佛像,我们和大胤共同修建一条迎接金身佛像的路,你看,如今已经快修到巴托城了。”
薛承安知道这条路意味着什么,高兴地冲信使竖起大拇指,“我离开京城的时候,京城那边也已经开始动工,照这么看,用不了多久,金身佛像便会送至鞑靼。”
信使点点头,欣喜之情溢于言表,“对了,我听说辅国公到了巴托城后,招了很多人改道坎儿河,国公爷是想干什么?”
薛承安,“巴托城外很多荒地,雨水灌溉不足,粮食欠收,百姓吃不上饭,光靠朝廷救济根本没用,国公爷想着多产点粮,百姓能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