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7章绝活
董澜不太高兴。
因为内地来的这些同行,说了些难听的话,为了抢夺《鹿鼎记》的首播版权,甚至还在背后使小动作,暗中和tvb这边的人勾结,一起出入休闲会所。
以至于tvb方面提出了苛刻的要求。
周浩然没理会。
这里是港府。
一群大陆来的人,在这里斗来斗去,也不怕人家笑话。
周浩然没跟tvb的人交涉。
直接去找邵义夫。
吃了一顿午饭,畅聊了一番民国时期黄浦滩的风采和种种怀念,然后就把合作事宜给敲定了。
唐人影视将会成为tvb在内地的独家合作伙伴。
改买断制为分成制。
《鹿鼎记》交给唐人影视来运作,至于唐人影视把这部戏授权给哪家电视台,港府这边不干涉。
唯一存在的分歧,就是分成比例。
可以参照电影行业。
港片在宝岛的票房分成,是20%。
如果是港台合拍,分成比例可以达到38%-39%。
台片在过去二十年里也有很大的发展,各方面成就甚至不比港片差了。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合拍片的推动。
电视剧的渠道成本,比电影要低许多。
所以分成比例要高一些。
周浩然也没太纠结。
很快就跟邵义夫达成了协议。
港剧的分成比例,片方可分25%。
如果是内地和港府的合拍电视剧,制片方的分成比例是40%。
有了这样的条款,合作价值大大增加。
比如,一部戏投资100万,在内地收入1000万。
如果是纯港剧,港方投资100万,那么片方可以分成250万,赚150万。
如果是合拍,双方各出50万,片方分成400万。
两个制片方平分,港方收入200万,赚150万。
前者,投入100万,赚150万;后者,投入50万,赚150万。
当然是后者更好!
有了利益驱动,那么接下来港方就会很积极的跟唐人影视开展合拍方面的合作。这就意味着,唐人影视拥有了大量港府这边的影视产业资源,就不用去“京圈”找人帮忙了。
就可以利用“港圈”,利用合拍的机会,打造“沪圈”!
协议达成。
晚上,又是酒会。
洋范儿十足。
这是邵先生安排的庆功会,来了很多tvb的艺人,那些当家旦都来了。
都很热情。
有好几位都在暗示,说是晚上可以去酒店,想跟大先生请教一些北上发展的可能性。周浩然明镜似的,知道她们想讨论的不是可能性,是“可能性”里没“可能”。
“这里是港府,该放松就放松。”
邵义夫似乎看出来了,这位年轻的大先生,作风很正派。
周浩然笑笑,“不习惯。”
“该习惯了,人不风流枉少年。”
邵义夫一生风流,经手过的女人不计其数。也就是现在年纪大了,玩不动了。可作风不改当年,闲谈时,张口闭口就全是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