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7章 招生进行中(2 / 3)

短。

怎么缩短,他心里也只是有一个大致的想法。

提高商税,尽量找到一个商人会肉疼,但是又不至于打消赚钱积极性,甚至造反的点儿。

一步步提高工人的工资。

这样的话,商人和工人的生活都会变得更好,虽然商人可能拿到了大头。

然后用收上来的商税搞基建,减农民的赋税。

朝廷想发展,税收是不能少的,可是大明的农民太穷,抗压能力太差,再加税就是要他们的命。

那这个税就只能加到其他地方。

加到商人身上,商人肯定也是不乐意的。

加到工人身上,工人也没几个钱,自已能吃饱就不错了。

所以必须先把盘子做大。

土地就那么多,产量短时间内提高不了太多。

只能从商业方面下手。

商业发达了,商人才能赚得多,他们赚得多了,加商税就不是那么难以忍受了。

经营国家其实就是在找平衡。

这里不行,就从那边挪一点儿过来。

但是一定要注意度,如果只逮着一方压榨,最后必然出问题。

就像原历史的大明,最后受伤的都是农民,农民实在受不了了,必然会反抗。

经营国家就跟种韭菜一样。

这里的韭菜长势好,那就割几把,那边的韭菜长势不好,就让它再长长。

本来长势就不行,你还逮着它割,割死了好吧。

至于说伊甸园,那玩意儿不存在的。

人类进步的动力就来自于欲望。

如果大家都过着无欲无求的生活,这个世界根本就不可能进步的。

关键是,人的欲望就不可能没有,只要人类有欲望,就不可能实现共同富裕。

而且能力也有强弱之分,大家都种地,你产量高,另外一人产量低,让你们拿一样的钱,你乐意吗,肯定是不乐意的,这就是人性。

经营国家,不能违背人性,但是要懂得适当压制人性,不然还是会出乱子。

大明后期就是文官集团的欲望无限膨胀,大明皇帝想过用太监压制。

一来呢,太监不争气,二来呢,文官集团已经成了气候,压制不住了。

最后的结果大家也看到了,就是以大明的灭亡收场的。

朱吾适现在要做的,就是让工商阶级联合起来,压制一下读书人。

华夏几千年的发展,读书人已经成了最大的一股势力,单靠皇帝,农民,商人,工人,都压制不住他们。

必须要让皇帝,联合农民,商人,工人,跟读书人形成一个微妙的平衡,互相牵制。

就跟跷跷板一样的。

皇帝是万万不可以跟读书人站在一起的,那其他阶级就等着被收割吧。

朱元璋不能明着跟读书人作对,这个活儿就交给了朱吾适。

朱吾适并没有直接动读书人的蛋糕,至少没有大动作。

他也就是悄咪咪地提高商人工人的重要性,让他们足以跟读书人制衡。

最新小说: 不学鸳鸯老 破怨师 回到汉朝当大佬 不良人:诸位,一起复兴大唐吧! 铠甲:天道赐我威麒印 火烧黎明 穿越汉末从幽州开始争霸 背欺里火宿 皮物:我的舍友被变成了皮! 九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