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sp; 李文忠心道,果然。
在自己来之前,他就已经想好要主动出击了,方才不过是试探自己的态度罢了。
常遇春用兵就四个字,简单粗暴。
前年讨论北伐计划的时候,就因此被皇帝批评。
这次让自己来辅佐他镇守北平,大概率也是怕他轻敌冒进。
但李文忠想说的是,舅舅,我也想当霍去病啊。
之所以拿出上中下三策,不过是不想抢了主帅的风头,同时也是试探常遇春的态度。
万一他没有冒进的想法呢。
事实证明,常遇春就是常遇春。
主帅和副帅都想出塞,那就剩下一件事情了,如何出塞。
两人的目的很简单,攻破元上都。
元朝施行的是两都制,上都和大都。
元顺帝从大都逃走后,就是去了上都,在这里指挥元军与明军作战的。
常遇春和李文忠一致决定,此行的战略目标,攻克上都。
两都直线距离两百多里。
但中间隔着燕山山脉,天险重重。
元朝在燕山山脉中间,也就是古北口修筑了四条通道,西边三条在燕山外侧的察罕脑儿交汇。
也就是说,燕山外侧的草原族群,只需要把守两个关口就可以了。
而中原王朝想在燕山内侧设防,就需要同时防守四个关口。
兵力就被分散了。
原本的历史上,满清绕道古北口进攻大明,最后还成功了,就是这个原因。
由此可见,当初蒙元修筑这四条通道的时候,是经过精心设计的。
元顺帝也是熟知这一点的,派了北元丞相也速,统率重兵镇守古北口外的重镇大宁。
而大宁的后方全宁,就是北元的粮草中转地。
也就是说,大宁可以随时获得后方的援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