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个很大的课题。”
“简单来说,法家和秦国是互相成就。”
“一个优秀的思想,在正确的时间,遇到了一块最适合的试验田。”
“它们成功的结合在一起,爆发出了强大的能量。”
“至于最后汉武帝选择独尊儒术,这纯属政治需要,与学说的优劣无关。”
“此事咱们以后再说,现在先说改造儒家的事情。”
朱标、朱樉对他的讲课风格已经熟悉了,知道他喜欢旁征博引,从各个角度来论证自己的观点。
席应珍和道衍师徒俩是第一次领教,有一种恍惚之感。
原来我们是在谈改造儒家的事情啊,被他三拐两拐的,几乎都要忘了最初的话题了。
但此时马钰相当于是言传身教了。
让师徒俩对逻辑严谨这个概念,有了更加直观的了解。
见他们再无问题,马钰继续说道:
“刚才咱们说了诸子百家的情况,那么现在再来说说佛教。”
道衍耳朵顿时就竖了起来,马钰对诸子百家的分析,可谓是另辟蹊径又鞭辟入里。
那么他对佛教又会有什么样的认识呢?
非常让人期待啊。
“咱们先说说佛教诞生的环境……”
“佛教诞生于古天竺国,那里原来信奉的是印度教……”
“种姓制度将那里的人分为四个等级,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
“等级生来具有,终生无法改变。”
马钰先是大致介绍了印度教的特点,重点强点了种姓制度。
朱樉插话道:“这倒是与九品中正制差不多啊。”
马钰摇头道:“不一样,九品中正制并不绝对。”
“哪怕是门阀政治的巅峰东晋时期,依然有大量的底层人走上高位。”
“虽然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