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在秦汉之后,血统论就已经在事实上被打破了。”
“陈胜的那句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就是标志。”
“然而华夏思想在这方面,却并未与时俱进,反而选择了保守化。”
“三纲五常就是在汉朝时期形成。”
“佛教的‘众生平等’思想,完美填补了这个空白。”
“这也是为何佛教能那么快就融入华夏的原因。”
说白了,华夏的社会制度进步了,思想建设却还停留在过去。
一方面大家在强调宗法制度。
另一方面又在破坏宗法制度,提拔底层出身的人担任官吏。
然而世族又以门楣为傲,鄙视底层出身的官吏。
哪怕你当了丞相,想娶一个落魄的世族女子,人家都不愿意。
佛教的部分思想,完美契合了新社会制度,满足了大多数人的精神需求。
什么出身门第,众生是平等的,你们有什么可骄傲的?
什么叫豪门?谁有才能,谁才是豪门。
可以说,佛教击败陈腐的儒家,根子上的原因就在于此。
“然而,佛教毕竟是宗教,它的众生平等思想,是基于‘佛’而建立的,无法完美覆盖所有群体。”
“而且也缺乏深层逻辑论证。”
“心学和理学也同样未能深入解决这个问题。”
“而这是关系着华夏几千万人的根本问题。”
“也决定着未来大明将会采用何种礼法制度。”
“谁能解决这个问题,谁就能成为新的显学。”
“这是历史的发展趋势,也是思想进步的必然结果。”
“而现在,大明处在关键的十字路口,一步天堂,一步地狱。”
“理学和心学显然是无法契合新时代需求的,必然会被淘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