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县城楼上。
一个身穿青色官服,戴着乌纱帽的中年男人正站在高起的垛口上,正是吴知县!
底下有些人已经认出来了:
“诶,快看!那不是本县的父母官,知县老爷吗?!”
“知县老爷站那么高?”
吴知县后头站着四个卖艺的戏子,他们平日全凭满场吆喝混饭吃,嗓门颇为洪亮。此时在城头并肩站着,吴知县说一句,他们就跟着喊一句。
“我乃是本县知县!”
“百姓们休要惊慌!”
“把城门一闭,倭寇打不进来!”
“咱们还有卫所援军!”
“何必急着逃命?”
听见呼喊声,底下的百姓们这才头脑冷静下来:
“县太爷说的有理啊。”
“既然咱们余县的父母官都这么说了。”
靠近城门的百姓们互相对视两眼,掉头回了城去,一带十、十带百,有越来越多的人都往城内走去。
那些被淹没的吏卒们趁机钻出人群,做起了指挥交通的工作:“排好队!这几个先进来,都别推!”
陆淇像条鱼一样钻出人流,小吏们都认得他,赶忙放他先进了城门。
陆淇也半点不客气,提着衣裳一路狂奔,紧赶着从里侧的登城踏步爬到了城楼上。
“县尊!”
终于到了!
见陆淇大喘着气,后面一个胥吏连忙来扶着:“陆师爷辛苦。”
陆淇摆摆手:“呼,城内大船多数,都被一闽商租走,呼,如今只剩下各大族还有几艘,难堪大用。
这闽商非常可疑!现在想来上次倭寇也曾说过闽语,而陆晃也死得古怪,这些恐怕都与他有关系。
而且小生刚才就在城下发现了上次遇见的倭寇之一,他身穿百姓衣服,八成是想趁乱混进城中!”
“什么?!”
信息量太大,吴知县瞪着眼睛,额上青筋暴起。
“不知浑水摸鱼的有几人,若是叫他们混进城中,待倭寇大军到时伺机开门,余县危矣!”
后面拿着四个戏子听到这消息,吓得瑟瑟发抖:“这可怎么办啊……”
吴知县沉默了数秒,然后用力一闭眼:“陆师爷!”
“小生在!”
“本县命你快去通知王主簿、齐驿丞,并领王家、齐家的家丁僮仆,还有后面这些戏子,速速查察县内一切民居府宅。
如有可疑之人,立即逮捕!拒不受捕者,动用武力也无妨!先去商人聚集的地方搜索!”
“遵命!”
“诶?咱们也要去?”戏子们懵了。
吴知县把自己腰间的官印解下来,扔给了陆淇:“以此为凭!”
陆淇一秒都不敢多留,揣起官印就往城下跑:“小生这就去!”
带着四个畏畏缩缩的戏子,陆淇一面顺着踏步往下跑,一面想着该先从哪边搜起。
齐驿丞家里本是盐商,想来他大概知道那闽商以前住在哪里。而且,商人们出门在外时常报团,这个闽商有问题,别的闽商也得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