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之后他们还会愿意么?完全免费可是一笔庞大的开支,而且搞不好会有人浑水摸鱼。
张素可不是来通知李恪他们执行的,而是召集起来进行商议,将这个问题抛出来皱所有人也都感到了头疼,长乐说道:“我们商会现在的收益虽然很客观,不过私学在整个大唐建立的话,这样庞大的开支真的也是个问题。”
现在卫生纸造纸作坊也已经准备在各处建立,加上玻璃镜子挂钟等等都是走俏的东西,早已经远销到了世界各地,用日进斗金来形容都远远不够。
虽然如此,但大唐现在已经五千多万人,私学全面建好至少得有数百万的学员,每人头上支出一贯就相当于朝廷一年的财政收入了,更何况吃喝拉撒都要管,一贯钱怎么可能够,联众商会收入太多也顶不住。
李恪想了想,说道:“我们商会本来就有造纸作坊和印刷作坊,所以书本这些免费提供负担倒是不大,按照素哥儿的规划,主要的开支还是吃和住的问题。”
张素完全是按照后世的学校来进行规划的,宿舍和食堂自然是其中之一,这时候李芷就说道:“张家哥哥,为什么一定要提供吃住?让现在也没有哪个学馆这样做啊,让学员回去家里吃饭睡觉不就可以了?”
“如果是远地方来的,不可能会有时间回去。”张素解释一句,豫章就插嘴说道:“我们的学馆又不是只建一个,要让长安城所有人都有书可念都需要好几个才行,让生员选择距离近的不就可以了。”
“呃,你这么说提醒我了,之前是我搞混了。”
张素不好意思的抓抓头,因为后世的教育已经很成熟,他一直在考虑教授专业的事情,把所有的都给混在一起考虑了,所有老想着为远方来的学生提供住宿和食物。
“再细说一下我的构想吧。”张素就说道:“我想将学馆划分为两个部分,或者该说是阶段吧。第一阶段从六到十二岁,主要是进行启蒙教育,就是让孩子认字和一些简单算学、尊老爱幼等等常识。”
这个说法新奇,李恪他们都聚精会神的听着,张素就接着说道:“这个阶段就称之为小学好了,小学馆我们不止要在城市建造,乡下农村地方也必不可少。然后在每个城市都建立中学馆,中学采取四年学制,也就是差不多十二入学,十六岁完成中学学业。”
“所教授的知识也可以在这个阶段细化一下,让生员选择自己喜欢的学习,如果喜欢军事,那么就可以在中学毕业之后参加军事学院的录取考试,除了军事学院之外,还可以考入国子监。”
虽然为了避免士族的集体反弹,李二不好大规模的支持,不过比较是一国之君,不可能完全迁就士族,该压的时候是要压的,所以这些并不是问题。而且这本来就是为了培养寒门士子,以慢慢瓦解士族。
唐朝的国子监包含了国子学、太学、四门学、律学、书学和算学,虽然比起后世来专业少得可伶,不过却也是教授专门技术的。唯一的一点,这些唐朝的大学跟资荫(父祖官爵)身份挂钩,李二要做的就是打破这个规矩。
国子监入学的年龄是十四到十九岁,中学毕业之后年龄正好,如果没有考取而心有不甘的话,还可以多读上几年再考。
本来张素还想进行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