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戬和孙悟空赌斗时,对天庭众神笑道:
“我来此,必须与他斗个变化,列公将天罗地网,不要幔了顶上,只四围紧密,让我赌斗。”
“若我输于他,不必列公相助,我自有兄弟扶持;若赢了他,也不必列公绑缚,我自有兄弟动手!”
杨戬这话什么意思?
分明就是:“我打我的,你们就不要插手了。”
尽显其独立自主、不受他人左右之态。
此乃天庭为笼络杨戬,特许其保留“听调不听宣”之特权,既利用其强大的能力为天庭效力,又避免与其产生直接冲突,引发不必要的麻烦。
说白了,“灌江口显圣二郎真君的特权”与明朝的“藩镇制度”颇有几分相似。
当然了,也有可能是《西游记》作者在写“灌江口二郎神”的时候,就是照着明朝的“藩镇制度”写的。
可以理解为中央政权(天庭)对地方强藩(杨戬势力)的权责妥协。
若将天庭比作明代的朝廷,天庭便是中央政权,掌控着三界的最高权力。
那杨戬的灌江口,便如明朝的地方强藩、下界藩王,拥有独立武装力量(如梅山六圣、一千二百草头神等),其在下界割据一方,享有“不听宣召、生杀自专”之权,在自己的领地内说一不二。
类似隋唐罗艺的“永镇燕山,听调不听宣”。
即如西游记所记载:
“心高不认天家眷,性傲归神住灌江。赤城昭惠英灵圣,显化无边号二郎。”
一定程度上来说,杨戬算是玉帝的“外戚”。
在明朝,外戚干政之影响,远不及其他王朝,朝廷对外戚势力严加限制,防止其权势过大威胁皇权。
各帝王为防外戚干政,限制藩王进京,严禁藩王与朝廷权臣勾结,妄图谋反。
藩王不得进京,更不能带兵面圣,以防止威胁皇权,确保朝廷的稳定与安宁。
这也恰好对应了《西游记》中玉帝对杨戬的安排。
杨戬去天庭,他是绝对不能带自己的兵去的。
&nb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