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我即感且佩。天下济危解难,首推淮南袁公路。”孙策笑道。
“在下和桥将军不过奉命行事。”吕范亦笑,接着模仿袁术的声音道:“如此便拨予你二人两千骑兵,务必日夜兼程,将孙策追回,要是追不回来,你二人也就不必回来了。袁公军令如山,在下不敢违抗,既然无法追回主公,只好奉命留在主公军中。”
“子衡的模仿真是惟妙惟肖。”程普大笑,随即颇有些得意的问孙策道:“末将这三年的经营,不知主公满意否?”
“德谋可谓姜桂之性,老而弥辣。”孙策赞叹道,“得此五千兵马相助,我等重霸江东之日可待。几位将军居功至伟,孙策铭感在心,不敢或忘。”
程普等人纷纷逊谢道:“愿为主公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我想以袁公的秉性智慧,短期内应该不会再送来军士和马匹,为人不可太过贪心了。”孙策笑了笑,接着问程普道:“德谋,此处距离渡口还有多远?”
“不足百里。以现时的行军速度,后日便可到达渡口。”
孙策略作沉吟道:“这几日全力行军,兵力已疲。德谋,传我将令,全军停驻此处,修整一日,后日起行前往渡口渡江。”
“诺!”
九月十四日的清晨,孙策起兵向渡口进发。阳光穿透雾气斜射在他光洁的衣甲上。孙策回头看着在阳光下闪亮的盔甲刀枪,在风中被微微吹起的红色战旗,不禁想起自己之前孑然一身前往寿春借兵的光景,心中感慨万千。
大军又行了一日,终于到达江边渡口。孙策放眼望去,只见江水滔滔,滚滚东流。孙策勒住坐骑,问程普道:“德谋将军,此处是何渡口?”
“主公,此处名为乌江渡口,去往江东以此处渡江最为便捷。”
“乌江渡口?”孙策轻扣着腰间的剑鞘,“可是西楚霸王项羽自刎的乌江渡口?”
“主公英明。”程普望向江水,言语中满是敬仰之情,“昔日项王与高祖战于垓下,楚军溃败,项王突围至此,乌江亭长请其渡江,项王曰:‘天之亡我,我何渡为!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遂将战马赠予乌江亭长后与汉军短兵相接,力斩数百人,最后自刎于此。”
“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孙策由衷的赞叹,下马捻土为香,向江水致祭,“项王纵横天下,恨不能出生在他的年代,无法追随其左右。”
程普指向远处一座土山道:“主公,在下幼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