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头:”小心驶得万年船啊,咱家以后得多跟你学学了”。
乾清宫内,崇祯帝眉头紧皱翻着案上一本奏章,确切说这是一本功勋册,几日后的阅兵大典朝廷要对参战诸将论功行赏,作为督军的常宇提交了名单,也特别圈出了一些人。
但最终决定却不是他,甚至连崇祯帝都没有最终的决定权,虽然他现在翅膀稍微硬了些,敢和内阁叫板,但也仅仅是敢,和叫板。
有些事,内阁还是有决定权的,崇祯帝不能现在也没能力完全架空内阁。
比如这次最终封赏名单,他已和李邦华等人商议了三次,可还未完全达成一致,手中这份内阁呈上的建议,他依然不满意。
而其中多是因为一个人。
吴三桂!
崇祯帝顿感头大,揉了揉太阳穴瞧了一眼旁边伺候的王承恩:”可知常宇今晚去了何处?”
“回皇上,常公公应该在衙门里吧,听闻今儿下午东厂调动人马出城大搜捕好像在查什么大案子……”王承恩躬身回道:”要不要召常公公入宫?”
崇祯帝想了想:”算了,估摸着他现在也是焦头烂额了”说着起身朝殿外走去:”陪朕去散散步”。
焦头烂额?不存在!
常宇现在正津津有味的看热闹呢。
深更半夜的何来热闹?
天色虽晚,但对有些人来说夜生活才刚开始,而且这些人还不少,人多自然就热闹了。
皇城正北的鼓楼东大街上一个胡同口,吴孟明悄悄从常宇的马车下来,拱拱手闪入胡同不见。
“厂公,回衙门还是?”姬际可在车外小声问道。
常宇略一沉思,是否回宫向崇祯帝禀告刺杀案情一事,此时虽已是深夜但他知道崇祯帝一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