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加上这次的少府事件,在她的刻意谋划和引导下,因为这次事情又有更多的人选的倒向了他们的叛党。
内外公卿,加上各地军镇的都督,实际上如果方寸心选择此时动军事政变的话是有很大的赢面的,但她没有这么做。
原因很简单,正如她那时对范春所说的。
‘我希望大晋能有一个更好的未来’
可能范春也想不到,她那时所说的是实话实说。
因此方寸心才会一门心思的想要移除范春,移除她认为无法更好的领导大晋的新任统治者。
仅此而已。
所以方寸心绝不会动内战,因为那会进一步削弱大晋为数不多的力量。
甚至在此时强邻环伺的局面下,大晋能否再挺过一次内战都尚未可知。
这与她的理想背道而驰,所以方寸心才会选择用种种手段种种谋划去让更多的公卿百官背离范春,将他们争取到自己这边。
然后等到时机成熟号令百官与都督们进逼范春,使其主动退位。
用这样相对和平的方式完成政权更迭,带领大晋走向下一个时期。
想到这,那名密探忽然话锋一转来了句。
“不过”
“不过什么?”
密探犹豫片刻道。
“不过让那位掌握少府,手里有了资财没问题吗?”
“呵”
方寸心摇了摇头,不屑的说道。
“一点人力物力算什么只要我们得到了内外公卿的支持,皆是出身于公卿的玄甲卫们会自然而然的背弃那位,毕竟他们不可能对自己的亲族扬起刀兵”
说着,她仰着头,如同天鹅那般。
“到那时,面对着内外公卿一致的意愿,殿下难道还要靠仅剩的渤海卫作无用的反抗?挥斥一帮蛮夷去对抗公卿,为了两位公主,他不会做出这样的蠢事”
说着,方寸心忽然就这么轻易的对范春做出的判断。
下一刻,她自己也感到了些许疑惑,声音缓缓微弱下去。
随之这才想起自己已经能如此轻易下判断的原因,是那日与范春接触时对方的所作所为为她留下的印象。
范春,是个将自己看得轻且会为其他人考虑的人,不知不觉,她已经深明了这一点。
想到这,方寸心忽然怔了怔,有些不知道该说什么。
她略微偏过头,眼前忽然闪过背靠耀光的范春的笑容。
不自觉抿起了双唇,心中似乎有什么东西挥之不去,良久,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