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0章 两京铁路(2 / 3)

首先是民工薪资问题,150万人,月均5两,年均60两,光是工资就烧了0.9亿两白银。

......

然后是材料成本,朝廷掌控了铁矿,就当是不花钱吧,但是,开采铁矿要人,将铁矿提炼锻造成铁轨,也要钱。

铁路每公里用铁一百吨,完整路线至少需要10万吨。

因为开采技术有限,完全跟不上消耗速度,不过,还好前面皇帝的遗产足够丰富,铁资源存货挺多的。

可是,地主家的余粮也经不起这么造呀?

很快,就不够用了。

细心的读者可能会记得,朱祁钰曾经将大明军队所有铁制武器、铠甲淘汰,全部熔炼。

其实这部分增补,只能勉强与新式武器的消耗持平,并不能给铁路建设增加资源。

于是,朱祁钰在景泰十年,发动大型对外战争。

一是为了复仇,瓦剌长久以来对大明边疆的伤害,罄竹难书。

二是为了掠夺资源,占领金属矿产,让瓦剌和李氏王朝的遗民义务挖矿,可以节省一大笔开支。

既然技术不够,那就人数来凑。

在多地日夜开工的情况下,大明铁资源得到了迅速补充。

总体来说,打仗肯定是赚的。

朱祁钰在景泰八年的时候,又新建了一个超大型冶炼厂,成本1000万两。

铁价如果以市场最低价格0.5两\/斤来计算,10万吨铁就要花费1000万两。

随着经济一片大好,不可避免的通货膨胀,后来又涨到了3两\/斤的价格。

再加上冶炼的人力物力成本,这里花费5000万两。

铁路除了消耗钢铁,还有枕木。

朝廷鼓励民间百姓开荒,以市场价每根0.1两的价格购买木头。

但这个价格不是一成不变的,后来涨到了每根木头0.5两。

枕木每公里需2000根,全程需要铺设200万根。

综上所述,往返双线的材料成本一共耗资1.4亿两。

......

最后是道路建设问题。

工部官吏实地考察,规划出一条完美的路线。

宁愿距离长一点,也要尽量避开山地与河流。

由于大部分处于无人区,所以没有什么拆迁费,只付出少量的安家费,一共1500万两。

蒸汽机车,每台成本在2万两左右,至少需要20台机车,总计40万两。

至于车厢什么的,那很便宜的,忽略不计吧。

总体来说,为了铺设这条铁路,朝廷在七年时间里,一共耗费超过2亿两。

如果你知道朱祁钰砸了多少钱去研发,就不觉得烧钱了。

上一个大型工程,就是永乐年间建的大运河,当时花费2000万两。

景泰年间的“两京铁路”建设,是明朝迄今为止参与劳工人数最多,工作量最大,耗资最大,跨度最广的超级工程。

但你要跟累计赔款超12亿两白银的清朝相比,那2亿两都他妈不算钱。 <

最新小说: 重生朱标,我才是明太宗 错位时空:与古人分享日常 终年不忘 合欢宗娱乐传媒有限公司 抗战:开局百万吨物资,首长麻了 汉楚 李世民穿越扶苏 重回阴湿师兄殉情前 狼王为皇 乱世逐鹿:从箭术开始爆肝修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