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救场了。”
小弟子一听,眼睛瞪得圆圆的,好像发现了新大陆一样:“桂枝加附子汤?听起来好厉害的样子!那仙师,这方子是怎么配的呢?”
仙师捋了捋胡子,开始娓娓道来:“桂枝三两(换算成现代就是15克啦),记得哦,这桂枝可是个宝贝,它能温通经脉,散寒解表,就像冬天里的一把火,能把身体里的寒气都赶走。芍药三两(也是15克),芍药呢,它可是个温柔的姑娘,能养血敛阴,缓急止痛,就像给身体涂上一层滋润的护肤品。甘草二两(10克),甘草嘛,大家都知道,是个和事佬,能调和药性,还能补脾益气,就像团队里的粘合剂。生姜三两(15克),生姜可是个暖男,能温中止呕,散寒解表,就像给身体送上一个温暖的拥抱。大枣十二枚(这个嘛,大约就是60克啦),大枣可是个滋补佳品,能补中益气,养血安神,就像给身体补充能量的小电池。最后呢,还有附子一枚(大约是5克,记得要炮去皮破八片哦),附子可是个猛将,能回阳救逆,补火助阳,散寒止痛,就像给身体注入一针强心剂。”
小弟子听得一愣一愣的,好像在看一场精彩的武侠小说一样:“哇塞,这方子里的药材个个都是高手啊!那仙师,这些药材是怎么煮的呢?”
仙师笑了笑,继续讲解:“很简单啦,把这六味药材都放到锅里,加上七升水(换算成现代就是大约1400毫升啦),然后大火煮开,小火慢炖,煮到只剩下三升汤药(大约600毫升)就好啦。记得哦,煮的时候要不停搅拌,别让药材糊底了。煮好之后呢,把药渣倒掉,只剩下汤药,然后分成三份,每次温服一份,一天喝三次就好啦。”
小弟子听得津津有味,好像已经闻到了汤药的香味:“那仙师,喝这汤药有啥讲究吗?”
仙师点了点头:“当然有啦。喝完药之后呢,要盖上被子捂一会儿,让身体微微出汗,就像给身体做一次桑拿一样。但是哦,出汗可不能太多,不能像水流漓那样,不然病可就好不了啦。如果喝了一次药就出汗了,病也好了,那就不用喝剩下的药了。如果不出汗呢,就再按前面的方法喝。如果还不出汗呢,那就缩短喝药的时间间隔,半天之内把三次药都喝完。如果病情比较重呢,那就一天一夜之内喝完一剂药,随时观察病情变化。如果喝了一剂药病情还没好呢,那就继续喝,直到病情好转为止。但是哦,喝药期间可是要忌口的哦,生冷、粘滑、肉面、五辛、酒酪、臭恶等物都不能吃哦,不然会影响药效的。”
小弟子听得连连点头,好像已经把这方子刻在脑子里了:“仙师,我记住了!那这方子到底有啥神奇之处呢?”
仙师捋了捋长髯,笑眯眯地说:“嘿,你可别小看这方子,它可是个不折不扣的宝贝疙瘩!桂枝和生姜,那可是中医里的‘暖宝宝’组合,温阳散寒的功力可不是盖的。想象一下,冬天里寒风凛冽,你喝上一碗热腾腾的姜汤,那暖意从喉咙一直滑到肚子里,整个人都暖和起来了,桂枝的作用就类似于这样,它能帮你把体内的寒气给驱散了。
而芍药和大枣呢,就像是给身体开的‘营养小灶’,养血滋阴的效果杠杠的。甘草呢,则是个老好人,它不偏不倚,能调和各种药材的药性,让它们和谐共处,发挥出最大的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