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处长点点头:
“现在最要紧的是两件事:一是儘快確定张松林的问题性质,二是评估临州班子的受影响程度。”
他看向郑仪:
“组织部需要配合我们,对临州市其他班子成员做一次全面摸底排查。”
郑仪立即明白了自己的任务——既要协助纪委查清张松林的问题,又要在不影响临州工作大局的前提下,评估其他干部的政治风险。
“我建议成立联合工作组。”
郑仪提议:
“组织部派骨干参与,一方面协助办案,一方面做好干部考察。”
李长庚赞同地点头:
“这个思路好。郑仪,你亲自带队去临州。”
他又看向严明:
“老严,你在家里坐镇,协调各方。”
严明应了一声,眼神中闪过一丝复杂的情绪。
会后,郑仪回到办公室,立刻召集许建林等人布置工作。
“这次去临州,名义上是例行干部考察。”
郑仪强调:
“实际重点是摸清张松林案对其他干部的影响。”
许建林有些犹豫:
“郑处,这个时候去临州,会不会太敏感”
郑仪看了他一眼:
“正因为敏感,才更要去。组织部门在这种时候就应该站在第一线,掌握一手情况。”
他转向助理:
“小张,帮我联繫李远市长,就说我们明天要去临州考察干部队伍情况,请市委组织部配合。”
“明白。”
次日一早,郑仪带领的工作组抵达临州市委。
市纪委书记杨军亲自迎接,表情凝重:
“郑处长,欢迎指导工作。”
郑仪与他握手:
“杨书记辛苦了,现在情况怎么样”
杨军摇摇头:
“不太乐观。张松林的问题比预想的严重,涉及土地出让、工程建设等多个领域。”
他压低声音:
“而且据我们调查,可能还有其他干部牵扯其中。”
郑仪微微皱眉:
“有明確线索吗”
“暂时没有。”
杨军说道:
“但张松林在临州经营多年,关係网复杂,我们不排除有人为他开绿灯的可能性。”
“王书记和李市长呢”
“目前没有发现他们涉案的证据。”
杨军回答得很谨慎。
“不过……”
“不过什么”
“张松林是王书记提拔起来的,这几年他们走得很近。”
郑仪心下瞭然,虽然现在还没有直接证据指向王学文,但作为张松林的伯乐,他难免会受到牵连。
而李远作为张松林的同事和竞爭对手,反而可能因此获得更多机会。
“我们先开个碰头会吧。”
郑仪提议。
“请纪委和组织部同志一起,把情况梳理清楚。”
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