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事件捂住,顺利接任市委书记;要么一查到底,捅破临州发展的脓疮,但会断送自己的前程。
就在这时,秘书匆匆进来:
“李市长,省委组织部的郑处长到了,在会客室等您。”
李远猛地抬头。
郑仪怎么会突然来临州
李远快步走进会客室,看到郑仪背对著门口,正站在窗前看著市政府大院。
听到脚步声,郑仪转过身来,脸上是一贯的平静表情。
“郑处,你怎么来了”
李远难掩惊讶。
郑仪微微一笑:
“部里对临州的事情很关注,派我过来了解一下情况。”
他没说是谁派他来的,但李远心知肚明,能直接调动郑仪的,只有省委组织部长王振国,甚至可能是......
两人落座,秘书端上茶后识趣地退了出去,轻轻带上门。
“现在情况怎么样”
郑仪开门见山。
李远没有立即回答。他拿起茶杯抿了一口,斟酌著词句:
“化工污染已经控制住,受影响群眾都得到了安置。只是......”
“只是牵出了张松林时期的违规审批问题”
郑仪接过话头。
李远点头,从公文包里取出那份“环保豁免文件”递给郑仪。
“这个赵辉很狡猾,他知道自己逃不掉,所以故意带著这份文件,就是想让我们投鼠忌器。”
郑仪仔细翻看著文件,眉头皱了皱。
“確实是张松林的笔跡。”
他抬头看向李远。
“这件事,王学文书记是什么態度”
“王书记希望冷处理。”
李远直言不讳。
“他的意思是,开发区大半企业都是这么进来的,如果彻查,临州经济会受重创。”
郑仪將文件放在茶几上,手指轻轻敲击著木质扶手。
“李市长,你的想法呢”
李远知道这个问题意味著什么。
这不是在问他处理意见,而是在考察他的政治立场。
他沉声道:
“我认为,不能因为担心经济数据受影响,就对违法违规行为视而不见。这不符合高质量发展的要求。”
郑仪的眼神深了几分:
“但如果彻底清查,临州今年的gdp增速可能会掉到全省倒数。你作为政府主官,能承受这个压力吗”
“长痛不如短痛。”
李远坐直了身体。
“与其维持虚假的繁荣,不如藉此机会推动开发区转型升级。”
会客室一时陷入沉默。
窗外传来市政府大院里的汽车鸣笛声,显得格外清晰。
突然,郑仪的手机震动起来。
他看了一眼来电显示,立刻接起电话。
“是的,部长......正在了解情况......好的,我明白。”
通话很简短,但李远注意到郑仪的表情变得更加严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