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如此盘根错节、肆无忌惮,其背后若没有更高层级、更隱蔽的保护伞,是绝无可能的。
这个保护伞,会不会与刘卫东,或者说与他所代表的那股隱匿势力有关
北河村的事情,虽然发生在基层,但一旦深挖下去,链条必然会向上延伸。
到时候,会不会触动刘卫东那根敏感的神经
他现在按兵不动,是真正的置身事外,还是在冷静观察,寻找介入的时机,甚至……寻找反击的破绽
郑仪的手指停止了敲击。
必须试探一下。
必须在总攻全面展开之前,摸清这位副书记的態度和底线。
至少,要让他暂时保持“中立”,不能让他成为阻力,甚至要想办法,看能否將他那潜在的影响力,转化为一种“消极的助力”。
但如何接触
直接找上门,太过突兀,也容易暴露自己的意图。
需要一个由头,一个看似自然、合乎情理的切入点。
郑仪的视线落在面前那份刚刚签发的《领导小组一號通知》上。
有了。
他拿起內部电话,拨通了刘卫东办公室的號码。
电话响了几声后被接起,是一个沉稳的中年男声。
“刘副书记办公室,请问哪位”
“我是郑仪。刘副书记现在方便吗关於刚刚成立的北河村问题专项处置领导小组的一些工作,我想当面向副书记匯报一下,听听他的指示。”
郑仪的语气把握得极好,恭敬中带著对老同志的尊重,但又不过分谦卑,符合他作为市委常委、秘书长的身份。
电话那头沉默了两秒,似乎在请示。
很快,那个沉稳的声音再次响起:
“秘书长您好,副书记请您现在过来。”
“好,谢谢。”
郑仪放下电话,整理了一下衣领,眼神恢復了深潭般的平静。
他拿起那份通知和会议纪要,起身走向刘卫东的办公室。
副书记办公室在同楼层西侧,比邹侠的办公室略小,但布置得更加古朴雅致,红木书柜、宽大的根雕茶海、墙上掛著意境深远的山水画,显得寧静而富有书卷气。
与邹侠办公室那种庄重威严、以及郑仪自己办公室那种高效冷峻的风格截然不同。
刘卫东正坐在根雕茶海后,慢条斯理地烫洗著茶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