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未像今天这样光明过!
郑仪真是他的福星!
不仅帮他摆脱了四海这个潜在威胁,还间接帮他树立了威信,收穫了民心!
他拿起电话,决定主动给郑仪打过去,分享一下今天的“成果”,顺便再“请教”一下下一步的工作。
电话接通。
“秘书长,没打扰您吧”
张林的声音带著压抑不住的兴奋。
“市长请讲。”
郑仪的声音依旧平稳。
“跟您匯报一下,今天政府这边处理了几件四海集团的后续事宜,还算顺利。另外,我刚亲自接待了一批反映歷史遗留问题上访的群眾,效果很好,群眾很满意,舆论反响也不错!”
张林语气轻快,甚至带著点表功的意味。
郑仪拿著话筒,听著张林语气中那几乎要满溢出来的兴奋和自得,眉头几不可查地微微蹙了一下。
他能想像到张林此刻的模样。
大概正沉浸在“力挽狂澜”、“亲民市长”的自我感动中,觉得局面尽在掌握,甚至可能开始盘算著如何將这份“政绩”转化为去掉“代”字的资本了。
飘了。
这么快就飘了。
这可不是什么好兆头。
北河村的案子,四海集团的倒台,確实是一场大胜,但这远非终点,甚至可能只是更深层次博弈的开始。
市委这边,胡之遥、邓修连带著整个专班,还在昼夜不停地梳理证据,深挖余罪,应对可能出现的反扑,神经都绷得紧紧的。
邹侠虽然下了决心,但內心的压力和顾虑並未完全消除,仍在密切观察著局势。
这个时候,作为政府一把手、领导小组副组长的张林,最需要的是沉稳,是继续扎扎实实地做好善后和稳定工作,而不是急著跳出来摘桃子,搞一些华而不实的“亲民秀”。
过於高调,不仅容易授人以柄,更可能打乱整体的节奏,甚至引发不必要的猜忌。
必须给他降降温,让他清醒一下。
“市长亲自接访,及时回应群眾关切,这是好事,体现了政府的担当。”
郑仪开口,先是肯定了一句,语气平和,听不出喜怒。
张林在电话那头脸上笑容更盛,刚想再“谦虚”几句,郑仪的话锋却陡然一转,语气变得严肃起来:
“不过,市长,越是这种时候,我们越要保持清醒的头脑。”
“北河村问题的解决,目前只是取得了阶段性的胜利。四海集团的犯罪事实虽然基本清晰,但其庞大的资產清算、涉及的眾多项目后续处理、以及对大量受害群眾的赔偿安抚,这些都是极其复杂艰巨的工作,容不得半点马虎,更需要持续投入巨大的精力。”
“现在明州上下,无数双眼睛都在盯著我们。群眾在看著我们是否真的能兑现承诺,將公平正义落到实处。一些別有用心的人,也可能在暗中盯著,等著看我们出错,等著抓我们的把柄。”
郑仪的声音带著一种不容置疑的分量,透过话筒,清晰地传递过去。
“所以我们现在的首要任务,不是宣扬成绩,而是『扎实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