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完成自己的演出和工作。
而德芸社这边忙多了。
回去后不管网络上怎么评价他们的活动,拼了命培养人。
郭得刚为此还特别邀请师哥,一块儿从其他的年轻孩子当中寻找不错的。
如果找到再观察了几天后,立刻让他尝试尝试撂地演出。
撂地情况好,那么他便会被分配到街道,并且工资开始提高。
按照这种速度,德芸社迟早会解决人员不足的问题。
但有一个问题不能忽视。
那就是内卷。
经过汇林社小演员过来的一激以及新闻媒体的一炒作,说德芸社的出名演员不如汇林社随便一个演员。
彻底弄得郭得刚火头大起。
不断要求自己的徒弟进步。
也不用师父说,当徒弟的本身受不了被人踩在脚下的感觉,为了应对下一周的演出,一个个开始鞭挞自己,只要有撂地必定参加。
只是有这种觉悟的少之又少。
十个当中有一两个就已经算得上不错,其他摆烂的人依旧摆烂,没办法,习惯了,努力不了。
而一周的时间过去。
排除两个社团的改变,郭启林在自己的剧本上一样有了变化,终于完成一个可圈可点的故事和主题。
他曾经获得过不少经验,又拍过不少故事,了解不少东西,想要创作一个电影剧本并不困难,困难的是灵感。
这一次灵感已经来了。
“师父,您瞧瞧,看看怎么样”
新马场里,郭启林第一时间给师父看看剧本。
在他眼中师父就是父亲。
当孩子的一但有什么事业或者东西,都会下意识给家长看看,他一样不例外。
而新马场比原本的马场气派很多。
占地面积更大。
但动物却少之又少。
现在他已经养不了那么多了,只能照看一下自己特别喜欢的,其余的托付给了朋友。
至于为什么还要弄如此大的地方,第一可以给禾禾养一些喜欢吃的动物。
第二因为喜欢马,他这里时不时会举办赛马会,惹得不少娱乐圈的人过来参加,算是退休生活丰富多采。
“哎哟,你还真行,自己写剧本啦”
于迁坐在院子里拿出眼镜认认真真看孩子的东西。
仅仅这个院子以及其他设施他便费不少心思。
走廊、拱桥、红砖绿瓦通通都有。
不过他刚要看一回来,忽然一片大动静传来。
只见禾禾在院子里疯跑,后面跟着五六只半大的狗。
禾禾带着面包和群狗跑过来,发出了疯狂的笑声,笑完又乐呵呵的跑到院子外面去,仿佛要玩疯。
当大人的跟着笑。
知道这丫头特别喜欢狗,每次来就要跟它们逗,尤其这里永远不缺小狗。
“慢点,别摔了。那个……小周,你看着点孩子。”
院子里还有其他的人,帮忙跟着去看孩子。
师徒俩则继续研究剧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