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有了家室立了门户,想将亲娘接到身边总好过自己母亲在侯府妾室的名分,搬来起码有儿子孝顺着,但是她是不想跟婆婆住一起的。
“官人,侯爷毕竟还在的,现在将娘亲接来,岂不是让父亲分离,这不多好呀,若是你想念娘亲,咱们可以时时回去拜见。”宋玥觉得自己的想法很不错。
“不是接娘亲”郑浩再次否认,头已经没有抬起。一个七尺男人马上就要贴到地面上去了。宋玥一把夺过他手中的花瓶,放在桌上。
郑浩,起身要走。
“站住,郑浩,官人,你有什么话,你倒是说啊,总好过一个人闷着,我瞧你刚刚收拾院子挺开心的。”宋玥走上前拉住郑浩的衣袖,她在极力做好一个妻子。
郑浩见不得宋玥的体贴,越是这样,他越是内心不安,就好像他一下子伤害了两个人。
“玥娘,我”郑浩不敢正眼瞧自己的新婚妻子,她眉目如画,今日也一丝不苟的描眉花眼了一番,额间的佃画还是她喜欢的花式,总是那么端庄又不失小女儿风情的。郑浩一把划拉开宋玥低头又抬头,终于他开口:“新婚之前,我想你就知道了,我”
“别,别说”宋玥似乎意识到什么,她害怕听他提起那个人,是的她知道她一直都知道,郑浩一直想娶的就是陈家远的女儿,他们是青门竹马,她听到了外头传的风言风语,但是她以为只要窗户纸没捅破,这件事就不存在。
她是在诗茶社遇到他的,一个武官家出了一个才子是不容易的,更何况这个郑浩貌若潘安,他在诗茶社上吟诵的那句“谁人不识君”俘获了她的心。
他们是世家大族,宋玥的父亲官拜中书令位居正一品,是陛下的左右手,是先皇为陛下留下的重臣,新皇登基,本就许了侯爷姻亲,现在他们文武联姻,算得上是庙堂上的一段佳话。他们新婚不足一月,他却依然开口要纳妾。
宋玥的侍女都有些看不下去了,拉着自家小姐“夫人,我们就回去吧”
宋玥被左右侍女带回了“敬明轩”。走到门口,她突然抬头看着自己的门头,像是变了一个人一样,她整理了自己的衣衫,这是绣金丝线制就的当家主母的外袍,母亲说这是大娘子的体面。她去看了自己的小厨房,厨房外头丫鬟婆子在往外搬着食材和柴火。他往里头走,一众侍者看到大娘子来了,忙纷纷避让开。管家宋莲和芽儿跟在左右,看了看倒是不严重,宋玥看着从灶下撤出去的炭火,不发一语直直的盯着被墙上砖石砸出大洞的锅。
左右侍女只敢低头不敢言语。外头的厨房管事的也不敢上前询问,都在下头窃窃私语。
郑浩看着伤心的妻子,不觉愧疚不已,她是中书令宋康行的庶女,自小是跟在主母身边长大的,主母没有女儿只有一个儿子,主母虽说对妾室厌弃但是对这个女儿很是疼爱。因为本家也算是门当户对,妾室死前求老爷为其联姻,因为严家如日中天,这个庶子又一举中第,再加上陈梅悦有意为之,所以才娶来做了正妻。
如今面对新婚妻子的怨怼,他深知自己无言申辩。因为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父亲是军中之人没有这样意识,娘亲就是不得已为妾室和父亲走到了一起,母亲是明白其中的苦楚的,但是若是儿子婚事是由妾室订下的,将来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