么经典,甚至十几年后,大家仍能提起。”
陈扬并不是天生做理论研究的。
但写得网文多了,看得网文多了,本身他对于网文就已经有了很高的见解。
或者也不是什么见解。
他就是将自己对于网文的看法说出来而已。
“网络这种全新的载体,让一众写作者们在网上畅所欲言。他们不被传统所束缚,他们想到什么就写什么。于是,自然而然,他们就与传统纸质写作区别了开来。这就像当时竹简上写字一样,因为竹简携带的不方便,所以大家在竹简上写作,必然希望用最少的文字,记录最多的知识。于是,道德经,论语……就这般出现了。如果换一个载体,换成网络。我想,道德经可能不是5000字,他会是5万字,50万字,甚至是500万字。”
说到这里。
有善于思考的学子举手提问:“陈扬老师,如果这样的话,那岂不是代表网络写作随心所欲,想写多少字就写多少字,这样一来文字不够凝炼,也会太过于小白。”
“理论上来说,会的。”
“那这样的小白文是否会比不上传统经典作品?”
“这个怎么说呢,文学这东西非常不好比较。因为不同时期,会产生不同时期的文学作品。就如唐诗宋词一样,唐诗显然比之宋词更为凝练,但拿宋词去比较唐诗,认为宋词比不上唐诗,这也不是一件比较公平的比试。”
“随后还有元曲,明清……从表现方式上来说。时间往靠近我们,词句越不凝练,这是时代的发展。但并不代表明清比不上元曲,元曲比不上宋词,宋词比不上唐诗。相反,太过于凝练,反而会阻碍文学的传播。比如很多人可能看不懂唐诗宋词,但他看得懂网络。”
“再比如《春秋》这一部史书。因为这部史书写得太过于凝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