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军,在镇上的其他几家大户也在同步上演。
经历了此战过后,汉军不说鱼跃龙门,那也已经是今非昔比。如果说原来的汉军军纪严明,落在那帮地主士绅的眼里,顶多就是反贼讲规矩,尊重他们读书人。
那么现在,清军大败,被俘虏的溃兵都有上万,总兵、千总、把总更是数不过来。
这放到士绅读书人的眼里,不说绝对能成事,那也起码有了割据方的底气实力。
造反嘛,哪有什么包赢的,赢面很大了,那就已经值得野心家们下注投资了。
成了登阁拜相,享受百年富贵,输了输了麻溜投降呗!
别看满清坐了江山,还用八旗满人攫取了士绅地主们的权力,但现在是乾嘉年间,清廷对地方的控制力已经大不如前,必须要倚仗这些地主乡绅。
所谓法不责众,当年三藩之乱,参与的将领官员都没全死。真正处死的只有造反集团的骨干,还有小部分的顽固抵抗分子。大部分反清的官员将领,都在事后得到了赦免,能够继续做官享受富贵。
尚可喜这铁杆汉奸,因为没有实际参与,还回了广东接着做他的“平南王”。
却说聂宇坐在宅子大堂,正认真听着手下的将领,还有随军秘书官的战后报告。
“大将军,截止一个时辰前,此战我军共杀伤伪清溃兵四千余人,俘虏一万三千余众,又击溃杀伤伪清巴图鲁护军骑兵两千余人,斩杀大将德楞泰。清军余部目前已被我军打散溃逃,陈指挥使、何指挥使都已经分兵前往追击。其余的小股溃兵,白指挥使和徐指挥使也额外分兵,以战场中心往四周扫荡清剿。”
“此战,我军已经大获全胜,数万伪清大军战败,湖湘之地已是我大汉囊中之物!”
这话有着溜须拍马的嫌疑,但同样也说的是实话,清军确实败的很惨,几万大军灰飞烟灭,连巴图鲁护军都折在了这一战。
额勒登保、明亮、德楞泰,三个大军主将,一个战死沙场,连带着朝廷的巴图鲁护军也全军覆没。
另外两个没死,但同样为了跑的快,几乎只带了自己的亲兵,就算真能回到湘西,也差不多得成光杆司令。
没错,就是光杆司令,屋漏偏逢连夜雨,差不多就在汉军和清军决战的前一天,额勒登保留驻湘西的几万大军,便已经被平陇苗人给一锅端了。
本来应该没那么容易,清军的兵力空虚归空虚,但留在湘西的好歹还有个两万可战之兵,石柳邓再能抓机会,让现在苟延残喘的他,去跟两三万的清军硬碰硬,那也够呛。
然而,瞌睡来了就送枕头,庞文才给石柳邓带去了一条关键军情留在三岔坪的清军,实际并非都是一部,他们有湖湘的本地兵,也有几路外省来的客兵,而且分布都非常均匀。
如此稀烂的排兵方式,却是出自老将额勒登保之手,他也是没有办法了,不这么打散了排布,那他压不住
不打仗的时候还好,几路军队好歹相安无事,顶多就是各自顾各自的。
一打起仗来,清军内部缺乏统一指挥,各路总兵谁也不服谁。石柳邓这家伙也是狠人,为了抓住机会翻盘,居然让平陇寨子里的苗人全部倾巢而出,骤然突袭了三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