挡住汉军,那是能随随便便挡得住的吗
“咳咳!”
陈兴业一声咳嗽,制止了众人,而后继续说道:“诸位将军对我王的忠心自不必多说,这话题暂且先揭过,我们说下一件事。姚同知、方通判、马师爷,目前那明亮已经募了多少兵了手里又剩下多少钱粮”
三人对视一眼,还是马师爷说道:“现在已经到了九月,今年下半年的赋税已经基本到位,总督活着的时候还会故作姿态,给襄阳留下部分赈灾。可现在,是真的一分钱根都不留,地方百姓也是任其自生自灭。”
“地方破坏太严重,自然交不出太多赋税,土地大面积抛荒都是常态。再加上襄阳城经过白莲教数月围困,此前还要支撑鄂辉、明亮的几万大军人吃马嚼,大户们早都没有余粮了,再怎么捐输也捐输不了多少。”
“所以,若只是看钱粮储备的话,那是远远不够的。而且自从明亮战败抬回,就一直在着手募兵,这钱粮的消耗上也是海量,就算让大户们勉励捐输,也还是不太够。”
“目前的襄阳城,差不多还有军六千余,其中超过三千人都是新卒。另外三千老卒,也多是战场逃回败军,战力堪忧。”
几番话说下来,言外之意就是襄阳没钱没人没粮,那明亮干脆就是在硬撑。
别人不清楚,他们这些做文官的,甚至还有知府的幕僚师爷,对襄阳的钱粮储备可是一清二楚。
他们很明白现在的襄阳压根撑不住,没有外力的话就是一栋摇摇欲坠的破房子,谁来碰一下都得轰然倒塌。
陈兴业还在思量,忽然襄阳通判方振中问了一句:“陈老板,不知汉王何时才会北上,拿下襄阳城,我等已经是快要等的望眼欲穿了。”
这话说完,在座其他几人都反应过来,连忙跟着附和。
他们这么着急去问,当然不是真的等不及了,而是想要旁敲侧击的确认下,自己几个作为汉王的内应,是不是真能戴罪立功
做不做官都无所谓,保住性命就够了。
陈兴业明白他们的意思,倒也没有隐瞒:“今年肯定是不行了,大军刚刚打了两场大战,拿下了武昌、汉阳、安陆、荆门,而今大王又登基称王,实在是腾不出手来北上攻打襄阳。”
“不过,我可以保证,最迟明年大王必定发兵北上。届时拿下了襄阳,诸位不说维持原职,但最低一个七品官还是有的。”
要说升官发财,这些人可能不会信,可打完仗还不升反降,那他们就不得不信了。
真要是不打算遵守约定,大可以漫天封赏,可只有打算兑现了,才会这么使劲压价。
这下,他们终于放心了。
李虎作为襄阳游击,干脆起身就要给陈兴业敬酒。
酒过三巡,陈兴业做出工作安排。
襄阳城的文官们,继续按照明亮的吩咐,去筹措钱粮帮着募兵,但具体募谁的兵就可以操作一二了。
襄阳城的绿营将校,明亮把兵权还给了他们,那就好好拿着,可以先不着急动手。
现在动手不定打得过,明亮作为老将,也肯定不会没有后手防备。所以这些人就先在明亮手下潜伏,待到明年汉军攻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