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得出的结论,同样还是南宋以后长期政治宣传的结果。
但邓显鹤认为,朱熹这是借事讽谏当时的南宋朝廷,认为南宋朝廷对金人称臣乞降,那些宋臣投降金国,便是文臣和朝廷的“失节”。
堂堂中原正统,居然仕宦金人女真,这难道还不算“失节”
邓显鹤要么不说,要说就直接做绝,他太年轻了,读过最多的书还是王夫之的禁书遗作。所以干脆搬出了大汉和伪清,认为若是大汉有一天与伪清称臣议和,那大汉就是“失节”,而那些伪清的汉臣、文人统统也都是“失节”的汉奸。
把辩题上升到朝廷层面,当场就打了反方的辩手名儒们一个措手不及。
邓显鹤趁着对方没反应过来,接着又提出王夫之的核心理论。
反对程朱理学的禁欲,认为气元是客观存在,否定生而知之,认为圣人经典也不该一成不变,又认为人性没有善恶之分,只有根据实际需要的来回变换。
这么一番理论发表出来,刚刚才因为上一篇“仗义执言”,得到了正方辩手支持的邓显鹤,马上就变成了众矢之的。
本来双方辩手,还在围绕三纲五常、女子贞节打笔头仗。现在干脆也不打了,干脆联起手来先干邓显鹤这个儒家异端。
邓显鹤实际上已经很保守,因为按照王夫之的全盘思想,那可是能上升到反皇帝的。
均天下,反专制,这可太激进了。
激进到伪清不得不大力压制封禁,不可使其重见天日,而历史上王夫之的学术思想真正得到抬头,还要等到鸦片战争打完以后。
聂宇放下邸报:“此人才干如何先不说,胆子倒是真不小啊!”
左观澜闻言瞬间了然,大王只说这个邓显鹤胆子不小,却没说对方大逆不道,更没有恼怒生气,那就说明对邓显鹤的理论至少都是不反感的。
果不出所料,聂宇下一句便说道:“让礼部那边查查这个邓显鹤,看是哪里人士。若无问题,可推荐其去荆州大学府入学读书,这入学考就不必了。”
左观澜眼眉微挑有些意外,大王居然如此看重这个邓显鹤
汉王亲自下旨让礼部推荐对方去荆州大学府读书,还不用参加入学考,这就算三年以后通过不了毕业考,那也能保底出来有个官身。
因为这可是大学府,还是荆州大学府,相当于考上了清北,含金量还在清北之上,没法毕业都能给个官身。
左观澜也不觉羡慕,大王已经给他透了口风,等南昌府城正式拿下,他就该走马上任去做南昌知府了。
为什么不先给九江知府
第一是太快了,而且九江没完全拿下,还属于战事前线。
第二在于南昌府离得近,未来提拔江西布政使、江西巡抚,那都要在南昌驻地办公的。
聂宇的这套提拔流程,算是带了点历史名人滤镜,但不得不说。
历史名人的能力确实有保证的,总不至于太离谱。
左观澜收敛心神,又问道:“那荆州大学府的学子斗殴”
“没人出什么事吧”聂宇问道。
左观澜摇头:“多是学子之间扭打,最多只是擦破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