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报响。
“嗡!嗡!”
分开围坐的考生,立马闻声而起。
贡院衙役、军士跟着快步上前维持秩序,所有考生全部排队有序进场,并且入场前还要进行严格的搜身检查。
程驷举排在队伍最末,心底却是无比紧张。
都已经来贡院凭票参加会试了,程驷举还是有些不敢置信。自己明明只是碰碰运气,结果居然真的就通过了武昌增设的乡试补考。
当然,程驷举也差不多能明白,为什么自己能通过乡试补考
武昌府的乡试考棚,加上他们安徽考生在内,皖赣两省的考生,总共就来了二十七人,江西二十二人,安徽五人。
确切地说,是九江、吉安两府各来了十一人,而他们宿松县就来了五人。
而江西考生录取了十三人,他们安徽则录取了三人。
如此高的录取比例,不用猜都能知道,肯定是汉王专门下令做出了安排。
程驷举对此没觉得有什么不妥,反而还暗自庆幸,幸好自己在江宁落榜了,要不然哪有机会能来大汉参加恩科会试。
伪清两江总督在九江战死,二十万大军全军覆没的消息,已经通过邸报在大汉治下传播开来。
作为在荆州赶考的恩科考生,程驷举自然也是第一手知道了这些消息。
伪清已经是行将就木,而大汉却是旭日东升。
要在伪清那边参加科举,就算运气好考上了进士,那也得乖乖等满大人们吃饱了,才能轮到你去补缺。
许多伪清的进士举人,甚至等一辈子都等不来一个缺,只能挂着功名慢慢老死。
“驷举兄,驷举兄,你考票带了没”
程驷举还在畅想,忽然衣袖被后头人拽了拽。
对方名叫王阳,是跟程驷举一起的宿松考生,因为都在同县,所以就结伴搭了个伙。
程驷举摸了摸兜里,把官府发的考票拿出:“我带了,怎么,你没带”
王阳也拿出考票:“我也带了,就是问问驷举兄。”
程驷举闻言,明白对方是紧张了,这可是恩科会试,哪怕是“反贼”办的会试,那也是会试,自然非同寻常。
“无妨,就把这次考试当作之前乡试,放平心态就好。”程驷举温言安抚道。
两人说话间,队伍已经越排越短,很快轮到他们。
王阳、程驷举不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