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名文教官。
文教官说到底只是隶属于军队的特殊军职,又不是管理民政事务的,现在也只是被吴猎虎拉来临时带着济州岛的朝鲜降官们做事。
等吴猎虎回头站稳脚跟,回信给南京朝廷,南京朝廷肯定还要再派新的流官过来管理济州岛的民政。
正当吴猎虎这边忙着召集牧城百姓,准备宣讲大汉的分田、释奴、减税政策,已经跑路的济州牧使李殷厚终于是逃到了大静县。
朝鲜真的太小了,一个济州牧城,官职上可以对标中国的知州。
但实际面积和人口都只能算中国的一个县。而大静县就更离谱了,只能算一个镇,还是那种贫困镇。
这里甚至穷困偏僻到了管理县城的都不是县令,而是县监,县监品级比县令更低,职权却是相差不大,属于朝鲜官场鄙视链的最底层。
“李牧使,您怎么来了”大静县监李德永还有些不明情况,急忙出来迎接。
李殷厚顾不上喘气休息,当下喝令道:“快,召集你手下的村落,立刻出人打仗,有倭寇上岛了!”
李殷厚跑得太急了,所以完全没搞清敌人是谁,靠着直觉推测可能是倭寇,只有倭寇离这么近,会来袭扰济州岛这鸟不拉屎的破地方。
总不能是中国来的舰队吧!
李殷厚给大静县监下达聚兵命令,又快马加鞭派人去通知旌义县监聚兵打仗。
两县占地不大,城池修的也极为简陋,甚至没有完整的土墙,大部分都是木栅栏堆砌。
虽然牧城已经丢了,但济州岛除了三大城邑外,还有十几处村落聚居点,这些村落聚居点同样也有不少百姓,而且大多数都养马放牧。
这都是曾经蒙元统治济州岛的遗留,岛上百姓已经基本习惯世代牧马的生活。
再加上朝鲜占据济州岛以后,长期不去发展农业,反而大力让岛民去养马,养出来的马前期卖给大明爸爸,中后期开始自产自销,作为朝鲜国王的御用贡马。
就连流放过来的政治犯,他们流放济州岛后的主要工作,也是充当牧马的马户。
不过几天时间,李殷厚就征召了5000大军,其中骑兵就占了2000人。
对比济州岛才六万的人口,5000大军不算什么,但2000骑兵确实很恐怖了。
李殷厚也终于有了底气,打算跟占据牧城的“倭寇”大军去碰一碰。
“倭寇”是对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