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经不帮公司说话。
总督正在逐步蚕食公司的权力和財產,公司不断为王室扩大殖民地,但换来的就是公司財政愈发崩坏。
光是镇压庞大的殖民地,还有驻扎维稳军队,就已经掏空了公司的財库,公司的资金炼已经濒临崩溃。
中国皇帝就是东印度公司最后的希望,只要能跟中国皇帝达成合作,公司就能作为签约人和中间斡旋人,谋取最大利益,甚至让公司重新为王室执掌控制海外殖民地,再度续签一百年的公司条约。
英国使团知道了今天是中国皇帝的典礼,当下跟鸿臚寺官员请示,要求以外藩身份隨行参观。
不是为了收集情报,纯粹就是想看看东方大国,他们的军队到底是什么样的
鸿臚寺官员经过层层上报,最终得到允许,带领英国使团登上城墙围观。
城墙上,已经快站不下人了。
亨利、埃德蒙德他们上来的时候,下方的队伍已经陆续入场完毕,统一站成了笔挺整齐的方阵。
埃德蒙德当下点评道:“不错的军队,中国的士兵,他们站的方阵非常整齐,简直比国王的近卫军都要整齐。”
彼时的欧洲各国,国王都有自己的近卫局建制,这些欧洲国王会挑选军队中最雄壮、最守纪律、形象最好的士兵充当近卫精锐力量。
但实际上,因为近卫军的选拔条件苛刻,又不看战绩实力,所以这样选拔出来的近卫军编制,基本都是中看不中用的样子货。
只有拿破崙算是另类,他的近卫军只要忠诚勇猛的精锐,所以法国近卫军战力也是当时的欧洲第一。
这也是拿破崙能打的欧洲亲戚哭爹喊娘的其中一个原因,而且彼时的法国人,同样也是欧洲第一个拥有真正意义上常备军的殖民大国。
法国之前,欧洲长期都是僱佣兵制度和军官贵族化,这样造成的后果就是欧洲之前的战爭,一直都是“有限战爭”。
什么叫“有限战爭”
就是打仗的最终目的,还是以保存实力为主,而不是歼灭敌人。甚至往往为了保存实力,不让军队出现混乱,明明已经取得了战爭胜利,但还是拒绝追击溃败敌军,进步打大战果。
所以,欧洲人的战爭不但常年打的很潦草,而且总是婆婆妈妈,此起彼伏,战爭烈度可能都不如日本“村长战爭”来的大。
真正给欧洲人上了课的,还得是拿皇,拿皇时期的法国,军队已经不再是高成本的“贵族”军队,士兵完全成为低成本耗材,欧洲战爭快速进入到烈度极大的“拿破崙战爭”时代。
不过,这些都是之后的事情,今年还是 1801年,拿破崙还没有称帝,依旧还是法国的终身执政。
所以各国军队,还是停留在18世纪的旧日时代,虽然有了常备军制度,但军队总体还没从僱佣兵制度和旧军官贵族转变回来。
放在英国使团的眼里,这些大汉的职业军队,確实足够让他们惊嘆了。
亨利忍不住问及身边陪同监督的鸿臚寺官员陆鸿諭:“陆,这些参与的军队,应该都是中国皇帝的近卫军吧”
陆鸿諭闻言,哈哈笑道:“当然不是,陛下的近卫军在后面,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