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后便一发不可收拾。
杨遇春则不同,这家伙一开始就是武举人出身,真刀真枪打出来的狠角色,见到西南动乱才趁机加入官军,之后因为作战太勇猛而不断立功升迁。
杨遇春要的就是打仗立功,然后光宗耀祖。
杨遇春和杨芳,这两位也算是晚清为数不多,得到了伪清授予“巴图鲁”称号的汉人武将。
陈有年看着地图,很快做出相应部署:“杨总镇。”
“属下在。”杨遇春立刻拱手应道。
陈有年说道:“命你部两千人为先锋军,先取廉州府。”
“得令。”杨遇春应道。
“李总镇。”
“属下在。”
“命你部会攻郁林州,务必拿下郁林州城。”
“是。”
“钱总镇。”
“属下在。”
“命你部会攻梧州府,务必拿下梧州府城。待梧州府和郁林州拿下,你便率第二镇与李总镇的第三镇合兵,往西继续攻略浔州、平乐二府。”
“属下得令。”x2
“……”
陈有年没有耽搁时间,直接就在会议上安排了部下各镇的战略目标,反正就是往西以迅雷之势,快速的把广西东部给啃下来。
几年的行军打仗下来,陈有年大字没认识多少,顶多就是能看懂军令文书,但是战术打法倒是跟着学会了不少。
其中最好用的莫过于兵贵神速了,这一套甚至普通军队都没法用,非得汉军这种职业军人,还得是粮饷补给充足,士兵战斗意志高昂的百战精锐才能打得出来效果。
过去几年下来,清军往往都是被汉军的速攻,给打得措手不及,这才丢城失地特别快。
湘西清军大败,湖广战场一败涂地,伪清派过来的湖广总督鄂辉战死,几乎全是败在了准备不足,仓促应战上面。
清军那边甚至还研究过汉军的打法,但研究来研究去,发现压根无解。
汉军可以说发动攻势就发动攻势,军需的调动到民夫和士兵的集结,各项资源调动全都太快了,真就宛如一台战争的机器。
反观清军这边,从消息的传达,到各级官僚机构做出反应,之后再调动军队、征发民夫、筹措粮草……等全部战前准备做完,汉军已经把该打的都打完了,都在准备迎战清军来攻了。
没办法,这是军事效率上的差距,没有电报作为通讯媒介,没有分田来调动百姓积极性,再加上地方严抓廉政,又设立基层的农民公会、村长、镇长逐级将权力渗透乡野,可以最大限度的调动百姓民力。
不打仗的时候,这些可以用于提高地方生产,调动百姓生产积极性,统筹应对自然灾害,增加地方财税收入。
打仗的时候,那就可以立刻化作大汉这个国家机器的战争潜力。
要不是大汉还要考虑打仗的民力损耗,还有扩张地盘太大,赈灾的钱粮不够用的话,聂宇甚至还能在目前的常备军基础上,再暴兵扩军一倍。
广东汉军定好出兵计划,不到十天就已经分兵开拔,同时对梧州、郁林、廉州三路发起进攻。
廉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