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听我们讨论策论与邦交。随后却直接说了一段话。”
此人未参加科考?那么事情就越来越奇怪了,为何没有参加科考,到底是什么样的情况?
那赵举人才面色沉重的说道:“他说,若是春闱,第一名必定是胡铨兄,第二名必定是辛赞兄。”
有名认识赵举人的举子道:“这有什么,两人中头名的概率最高,想来只用猜谁是第一,谁是第二罢了,有一半的可能会猜中,很好猜。”
赵举人轻视的一笑道:“若是真的如此,我还说给你们听?你到底听不听?”
那人看着听故事听的上瘾的众人识趣的说道:“听听听,赵兄继续!”
赵举人才说道:“此人还说,若是到了殿试,辛赞兄和胡铨兄对邦交的观点不改变的话,状元会是辛赞兄,胡铨兄必定是榜眼!”
“啊!”众人哗然,既然那人都说对了第一次,那么自然后可能对第二次。于是问道:“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赵举人细想了一下,觉得说出来不妥,毕竟殿试还没开始,自己揣摩上意就是犯禁。于是道:“具体的原因不能给大家说,毕竟殿试还未开始,但是有一点可以告诉大家。那人生的英武不凡,二十二三左右,身穿白袍,姓,方!”
如此一来,众人倒是都沉默了,许久才有人说道:“圣公有二子一侄,太子天下闻名,战端之中都身穿白袍,二十又三。小王爷年过十四,算不得及冠。皇侄对穿衣无钟爱,生的英伟,身高足足八尺有余,年为二十一,多年征战,恐有些显老。如此说来,当日!”
说道这里,那出言之人扫视了众人一番,如此说来,早在科考之前,朝廷便知道这一次考试之中到底那些人是大才,所以已经钦点了前两名。
至于那一日中午与他们谈论的男子,不是传闻之中的勇猛无敌的方杰,就是那闻名天下,纵横辽地无人可挡以一己之力打下半壁江山的传说人物,方天定。
传闻之中,方天定曾经叫方蒙而不是方天定,有一日方天定对当时还是漆园主的圣公说,天下兵荒马乱,百姓遭殃,蒙儿欲要平定天下,请父赐名方天定。这个故事在后世却对会演化出诸如闻鸡起舞一类的典故。
这样的人,已经有资格走上史书独立成传记了。
众人才回过神来,总之,科考结束了,不想往年一样一取便是千人众,总之只取了五十一个人,自己没上榜也情有可原,到没有如传闻之中下榜就有人失心疯。
当众人想要散去只是,只见一对官差出现,口中叨念:“各位秀才各位进士大才,请让榜过路。”
让榜过路?第二榜,什么东西?
这些兵卒开始贴榜之时,一名身穿深绿色锦缎朝服的官员道:“诸位,这是第二榜,也就是术学榜。”
众考生,更是摸不着头脑。看着那新帖的榜,密密麻麻写了很多名字,估摸着有数百人甚至千人,难道要挂羊头卖狗肉,继续宋国的勾当?
那文官才笑道:“本官乐洪,奉王上之命宣读第二榜和公布术科学院。”
乐洪,知道的人当然都吓了一跳,这可是本国的礼部尚书!按理说这应该是吏部做的事,不过既然礼部做了,就有他的原因,